資料載入中
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

技術交流

每週專題討論日程
項次 日期 題目 類別 單位 導讀者 直播連結 報告書 簡報檔 摘要
201 2021/08/24 方向性分析窗口應用於地形計測之研究 遙測技術與GIS應用 國立中興大學水土保持學系 吳俊毅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禁止改作 另開新視窗-方向性分析窗口應用於地形計測之研究 (另開視窗) 下載檔案創新研究報告 下載檔案-方向性窗口研究.pdf 地形計測被廣泛應用在判釋地形特徵,但容易因為多方向的窗口計算方式,造成特徵受到均化影響而無法凸顯較細微的地形特徵。因此,本研究利用單方向性分析窗口進行分析,根據不同微地形特徵設定地形因子的門檻值來提取微地形特徵範圍,並與多方向性窗口進行比較。結果顯示,垂直微地形特徵的單方向性分析窗口較多方向性窗口有更佳的提取結果,而地形因子之選擇及門檻值之設定亦影響特徵線段的連續性及雜點的多寡。
202 2021/08/19 彰投地區重點集水區智慧禦災能力分析與應用 優良工程與獲獎案例 研邦科技有限公司 蔡易達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禁止改作 另開新視窗-彰投地區重點集水區智慧禦災能力分析與應用 (另開視窗) 下載檔案-彰投地區重點集水區智慧禦災能力分析與應用 - 技研0824.pdf 集水區健康程度到底如何估算?讓禦災能力告訴你!它的功能包含下列三點:
203 2021/08/17 中研院地理資訊數典資源介紹與加值應用 遙測技術與GIS應用 中央研究院人社中心GIS專題中心 廖泫銘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禁止改作 另開新視窗-中研院地理資訊數典資源介紹與加值應用 (另開視窗) 下載檔案-中研院地理資訊數典資源介紹與加值應用_20210817_更.pdf 在20多年持續專案計畫推動下,中央研究院GIS研究團隊已累積超過85萬幅地圖以及120萬張空照影像之數位典藏成果,建立資空間大數據查詢系統(包括地圖數位典藏整合查詢系統、臺灣舊航照整合查詢系統、臺灣百年歷史地圖,,,等),讓原本分散在各機關的地理資訊資源得以整合,本次演講將回顧其中重要之數位資源及未來加值應用方向。
204 2021/08/03 日本「動床演算所使用土砂與洪水氾濫對策相關砂防設施配置檢討指引(案)」導讀 國外文獻導讀 水土保持局技術研究發展小組 林宥伯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禁止改作 另開新視窗-日本「動床演算所使用土砂與洪水氾濫對策相關砂防設施配置檢討指引(案)」導讀 (另開視窗) 下載檔案國外技術翻譯文件 下載檔案-1100803_導讀_動床水理-v3.pdf 過去許多洪水與土砂災害影響深遠,為了因應與減少損失,如何藉由資料與模式預測,搭配防砂設施,進一步降低危害,一直是防災上的重要課題。本次導讀延續過去調查與分析技術之演進,整理相關數值模式、防砂設施配置設計、現場不確定性以及技術分析之極限等介紹。
205 2021/08/03 水保局60週年巡迴展推廣經驗分享 優良工程與獲獎案例 水土保持局國際合作小組 林奕嘉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禁止改作 另開新視窗-水保局60週年巡迴展推廣經驗分享 (另開視窗) 下載檔案-1100803 巡迴展seminar.pdf 2021年,適逢水保局成立一甲子,這段時間裡,水保局累積許多珍貴的執行成果與故事,自3月10日起,於全臺各地舉辦《淼(ㄇㄧㄠˇ)垚(ㄧㄠˊ)众(ㄓㄨㄥˋ)-水保60巡迴展》,以活潑且深入淺出的方式,將這些成果與社會大眾分享。展覽名稱『淼垚众』看似難懂,意義卻非常簡單。意即所關心的除了『多水』、『多土』的事,最重要關心的就是『眾人』安全的事。因此,透過水、土、人的疊加字,展現整個展覽的核心精神,把許多的水、許多的土、許多的人照顧好就是水土保持局的核心工作與目標。本次的分享將帶來展覽的特色說明,以及如何藉由生動活潑的內容來轉化水保局生硬的業務,讓大眾能夠瞭解這一群在山坡上默默耕耘的無名英雄。
206 2021/07/27 日本「中小型河川之河道計畫技術基準」導讀 國外文獻導讀 水土保持局技術研究發展小組 施佩昱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禁止改作 另開新視窗-日本「中小型河川之河道計畫技術基準」導讀 (另開視窗) 下載檔案國外技術翻譯文件 下載檔案-1100727Seminar導讀_中小型河川之河道計畫技術基準_施佩昱.pdf 河道計畫的概念等係依日本國土交通省河川局河川砂防技術基準(計畫編)而定。日本國土交通省雖已彙整直轄管理大河川相關的具體管理方法,但河道常明顯變動的中小型河川,於2010前尚未制定相關河道計畫的具體做法。為了保全並創造河川原有的生物棲息、生長、繁殖環境與多樣化河川景觀,而特別擬定中小型河川實施河道整治時的河道計畫基本概念與注意事項。本技術基準係河川砂防技術基準修訂完成前臨時措施的技術性建議。
207 2021/07/27 2020年專案管理大獎-標竿企業獎得獎心得分享 優良工程與獲獎案例 水土保持局土石流防災中心 嚴科偉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禁止改作 另開新視窗-2020年專案管理大獎-標竿企業獎得獎心得分享 (另開視窗) 下載檔案-1100727_0900技研小組分享_專案管理大獎標竿企業獎得獎心得分享.pdf 土石流防災中心以土石流災害防救業務為核心,推動土石流智慧防災決策網絡,包含災前整備、災中應變及災後調查等三階段。土石流防災中心引入先進資通訊科技及觀測儀器強化應變作業效能,並建立以人為本、資訊為輔之減災、防災策略,並導入專案管理手法,透過範疇管理、工作分解結構及評估風險類型等技巧調整各項專案計畫,並且透過專案經驗傳承以持續進化順應時勢所趨。組織在專案管理成熟度獲得2020年專案管理大獎-標竿企業獎的肯定,本次將分享土石流防災中心在專案管理上的作為及參獎過程。
208 2021/07/20 日本「砂防相關設施檢查要領(草案)」導讀 國外文獻導讀 水土保持局技術研究發展小組 詹婉妤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禁止改作 另開新視窗-日本「砂防相關設施檢查要領(草案)」導讀 (另開視窗) 下載檔案國外技術翻譯文件 下載檔案-防砂相關設施檢查要領_婉妤.pdf 防砂相關設施構成的材料多元,例如混凝土、鋼材、磚塊、砂防水泥、石頭、土砂等多種材料,每種材料的損傷及劣化的特性都有所不同,且設施設置的地點條件如流水量大小、土石流及崩塌的規模及頻率、地形、地質、土質等條件上都有著很大的差別。在設施設置完後又常會因為洪水及地震所造成的崩塌及土砂流失,或者是風害倒塌樹木的影響,使設施週邊狀況產生變化。因此,為確實掌握各項設施之機能及性能的變化狀況,除進行檢查時除了設施本體之外,也必須要確實掌握周邊環境的狀況。日本透過防砂相關設施檢查要領(草案)之訂定,以確實實施今後所需要的定期檢查或是發生洪水及地震後的臨時檢查為目的,在考量到維持防砂相關設施機能的前提下,制定可正確實施預防保全及管理作業的檢查及評估方法,以延長設施的耐用年限。
209 2021/07/20 2020智慧城市創新應用獎-土石流智慧防災決策網絡 優良工程與獲獎案例 水土保持局土石流防災中心 林建良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禁止改作 另開新視窗-2020智慧城市創新應用獎-土石流智慧防災決策網絡 (另開視窗) 下載檔案-2020智慧城市獎_LIN.0720_final.pdf 行政院農業委員會水土保持局開發的「土石流智慧防災決策網絡」結合土石流防災資訊網及現地土石流觀測站即時資訊等防災系統,災害應變期間除提供政府土石流警戒情資研判決策依據,同時可提供民眾即時土石流災害警戒資訊,讓民眾遠離災害威脅。設計理念主要以物聯網架構為基礎,藉由各式觀測站的觀測儀器透過網路傳輸,將觀測資訊即時連結至「土石流智慧防災決策網絡」後端多元資訊平台,使整體觀測資訊互相連結溝通,各式資訊彙整後結合智慧決策網絡模型做為土石流警戒情資研判分析之參考。
210 2021/07/13 日本林野廳「大規模崩塌對策手冊」導讀 國外文獻導讀 水土保持局技術研究發展小組 陳昭岑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禁止改作 另開新視窗-日本林野廳「大規模崩塌對策手冊」導讀 (另開視窗) 下載檔案國外技術翻譯文件 下載檔案-大規模崩塌對策手冊.pdf 日本國土約七成由山地構成,近年來,因極端氣候影像,一再發生崩塌與地滑等土砂災害,
Back To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