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料載入中
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logo

內文查詢 網站導覽

文字大小

縮小 放大 English 中文
:::

技術交流

每週專題討論日程
項次 日期 題目 類別 單位 導讀者 直播連結 報告書 簡報檔 摘要
171 2021/11/16 研究資料寄存所簡介 基礎資料調查與分析 中央研究院 資訊科學研究所 莊庭瑞 李承錱 王家薰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禁止改作 另開新視窗-研究資料寄存所簡介 (另開視窗) 下載檔案-研究資料寄存所簡介.pdf
172 2021/11/02 利用UAV進行公共測量手冊(草案) 國外文獻導讀 水土保持局保育治理組 吳瑞鵬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禁止改作 另開新視窗-利用UAV進行公共測量手冊(草案) (另開視窗) 下載檔案國外技術翻譯文件 下載檔案-利用UAV進行公共測量手冊(草案)文獻導讀-1101102-0900.pdf
173 2021/11/02 生物土壤技術應用於減緩土壤沖蝕試驗計畫 創新科技與新興工法、材料 財團法人成大研究發展基金會 賴文基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禁止改作 另開新視窗-生物土壤技術應用於減緩土壤沖蝕試驗計畫 (另開視窗) 下載檔案創新研究報告
174 2021/10/26 日本文獻「治山設施耐用年限延長對策事例集_3.地滑對策工」導讀 國外文獻導讀 水土保持局保育治理組 林曉萱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禁止改作 另開新視窗-日本文獻「治山設施耐用年限延長對策事例集_3.地滑對策工」導讀 (另開視窗) 下載檔案國外技術翻譯文件 下載檔案-治山設施使用年限延長對策事例集導讀簡報_地滑.pdf 多數治山設施即將面臨一般認為混凝土構造物耐用年限,亦可能遭遇老化情形,且大部分設施處於容易劣化及損傷的嚴峻環境條件下,因此必須盡早制定各設施耐用年限延長計畫及對策。
175 2021/10/26 基於振動之擋土構造物性能評估技術研究 創新科技與新興工法、材料 國立成功大學 柯永彥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禁止改作 另開新視窗-基於振動之擋土構造物性能評估技術研究 (另開視窗) 下載檔案-基於振動擋土構造物性能評估技術研究.pdf 為能在擋土結構弱化但未達破壞前及時掌握而防範於未然,針對常用之重力式與懸臂式擋土牆,量測其微振反應,透過頻譜分析展現牆~土互制系統之動力特性,並引入基於振動之性能指標,藉此反映並量化其擋土性能之下降。分別利用有限元素分析、室內縮尺模型試驗與現地量測進行測試與驗證,證明本方法具實務可行性。
176 2021/10/19 「龍眼林農路改善工程」優良計畫分享 優良工程與獲獎案例 水土保持局南投分局 劉柏聰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禁止改作 另開新視窗-「龍眼林農路改善工程」優良計畫分享 (另開視窗) 下載檔案-龍眼林農路改善工程農建簡報.pdf 龍眼林農路位於海拔高約1,100m之偏遠山區,為當地茶農唯一聯外道路且為二尖山步道主要登山口之一,遊客及農民使用頻繁,由於路寬僅能提供車輛單線通行,會車不易,未改善之前有時假日遊客與車輛眾多,偶爾交通意外事件發生。為改善此現況,在適當地點設置避車道,提供會車空間,道路採用彩色瀝青主要因應龍眼林「多霧氣候環境」及「夜間行駛需求」,以醒目的顏色來辨識避車的範圍。除此之外,為吸引遊客嚮往,將在地的特色融入在裡面,包括:二尖山步道、在地的「高山茶」及「咖啡」產業,也藉由「龍蟠眼林、風生水起」這8個字,代表農路宛如翔龍盤據在龍眼林,利用工程改善增加道路通行安全,也為村民創造生機,風生運水起財,進而帶動地方觀光。
177 2021/10/19 整合地文與水文資訊之深層崩塌即時預警模式(2) 監測設備與災害預警 南華大學 洪耀明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禁止改作 另開新視窗-整合地文與水文資訊之深層崩塌即時預警模式(2) (另開視窗) 下載檔案創新研究報告 下載檔案-專題演講.pdf 已知地下水位上升導致深層崩塌,若能得知發生崩塌時之水位、崩塌範圍,並提早預知崩塌水位,就能提早預警與疏散,減少生命財產損失。本研究以無限邊坡理論及滲流理論,發展臨界地下水位模式,推算現地臨界地下水位及崩塌範圍。收集歷史降雨及地下水位監測資料,分別採用線性水庫模式及類神經網路模式,建立即時地下水位預測模式,再輸入即時地下水及降雨資料,提供預警功能。
178 2021/10/12 農業空間資訊技術應用發展 遙測技術與GIS應用 行政院農業委員會-資訊中心 劉頂立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禁止改作 另開新視窗-農業空間資訊技術應用發展 (另開視窗) 下載檔案-農業空間資訊技術應用發展.pdf 農委會資訊中心近年致力研究地理資訊系統(GIS)、全球定位系統(GPS)、遙測影像(RS)、AI判釋、無人機(UAV)及3維GIS等技術,導入農業相關應用。這次我們邀請到農委會資訊中心的劉頂立科長,說明分享各項技術目前應用發展進度,以促進雙方的技術交流,期望未來與本局相關業務未來進一步合作或共享,以擴大推廣相關技術應用或協同合作。
179 2021/10/05 日本文獻「大規模崩塌導致土砂災害受災推估方法」導讀 國外文獻導讀 水土保持局保育治理組 李卓倫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禁止改作 另開新視窗-日本文獻「大規模崩塌導致土砂災害受災推估方法」導讀 (另開視窗) 下載檔案國外技術翻譯文件 下載檔案-大規模崩塌導讀.pdf 研究坡地破壞首務在瞭解其發生的原因,據以尋求防止方法及補救措施,並可作為爾後相關案例參考與預防使用。雖然大規模崩塌發生頻率相較於一般的土砂災害來得低很多,但其規模卻相對龐大許多,往往造成嚴重災情,且傳統土砂防治對策措施恐難以阻卻或減輕大規模崩塌所造成災害。近年來極端氣候異常導致大規模崩塌災情越趨嚴重,故建立相關對策技術及規劃事前對策有其必要性。依據日本相關單位製作與公布之「大規模崩塌推估頻率地圖」與「大規模崩塌潛勢溪流的篩選:溪流(小流域)等級評估」。雖有彙整減災避災設施整建硬體對策及制訂相關防災計畫等技術性事項,惟仍較少著墨「災害情境」推估方法,故本研究旨在統整近年來日本各級機關對於大規模崩塌導致土砂災害之災情推估方法,俾可作為本國相關避減災措施擬定之參考依據。
180 2021/09/28 水庫集水區特定水土保持區分級管理可行性之研究 環境與人文友善策略 財團法人臺灣營建研究院 黃奉琦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禁止改作 另開新視窗-水庫集水區特定水土保持區分級管理可行性之研究 (另開視窗) 下載檔案創新研究報告 下載檔案-水庫集水區特定水土保持區分級管理可行性之研究20210928.pdf 水庫集水區區域可能涵蓋經濟高度發展、農業活動頻繁、既有都市發展之區域,為了維持水庫庫容量及水質,集水區內之土地必需限制開發行為,然而,禁止全面性的開發,對於土地資源有限的地區並不適當,因此提出水庫集水區土地分級管理之概念,將集水區範圍內的土地,劃分為水庫蓄水區、水庫保護帶及水庫集水區等三個區域,以水庫蓄水區範圍為中心,向外依序建立限制土地開發策略分級制度,透過環境指標的評定及脆弱度分級,並結合地理資訊軟體的展示,提供快速且科技的方法,找出相對脆弱的地區,以作為後續政策擬定之參考。
Back To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