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料載入中
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

技術交流

每週專題討論日程
項次 日期 題目 類別 單位 導讀者 直播連結 報告書 簡報檔 摘要
1 2025/08/26 「五賢宮旁坑溝整治一、二期工程」優良農建得獎經驗分享 優良工程與獲獎案例 臺北分署 黃士軒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禁止改作 另開新視窗-「五賢宮旁坑溝整治一、二期工程」優良農建得獎經驗分享 (另開視窗)
2 2025/08/26 牡丹鄉麻里巴文化生態走廊改善三期工程 優良工程與獲獎案例 臺南分署 曾于寧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禁止改作 另開新視窗-牡丹鄉麻里巴文化生態走廊改善三期工程 (另開視窗)
3 2025/08/19 特色農遊場域認證制度之介紹 環境與人文友善策略 台灣休閒農業發展協會 游文宏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禁止改作 另開新視窗-特色農遊場域認證制度之介紹 (另開視窗) 下載檔案-20250819-特色農遊場域認證制度之介紹(游文宏).pdf 特色農業旅遊場域認證制度(簡稱SAS)以農為本,強調服務品質與文化品味,以發展成為具備生活風格競爭力的休閒農業產業為目標。本制度具備強烈引導性行動策略,藉由強化農業本質,納入食農教育、環境教育、農業療育、產業六級化等內涵以提升農業旅遊特色,進而建構台灣休閒農業品牌。 特色農業:以農產業為本,目前分為茶、米、花卉、水果、蔬菜、咖啡、可可、香藥染草、雜糧、特用作物、觀賞作物、林木、竹林、漁撈、養殖、娛樂漁業、蜜蜂、禽、畜等19類。 農業旅遊:將食農教育、環境教育、農業療育、產業六級化及旅遊服務系統轉化為認證指標,引導產業朝永續發展方向邁進。 場域認證:聘請學者、媒體、旅遊等專家進行場域現況審查,確保場域品質與特色,打造具農業核心價值的旅遊體驗環境。
4 2025/08/19 綠色照顧場域及設施的高齡人體尺寸應用研究 環境與人文友善策略 東海大學 李麗雪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禁止改作 另開新視窗-綠色照顧場域及設施的高齡人體尺寸應用研究 (另開視窗) 下載檔案創新研究報告 下載檔案-20250819-綠色照顧場域及設施高齡人體尺寸應用研究(李麗雪).pdf 研究是以水保署綠色照顧計畫精神,聚焦打造高齡友善綠色場域,針對高齡者身心特徵及人體尺度量測,提出高齡友善、可用、好用、喜歡用的綠色場域設計策略,並結合五感體驗與可食植物,提升場域療癒與社交功能。成果彌補現行農村友善環境設計缺口,為在地及健康老化社區營造、社會與經濟共融提供實務依據。
5 2025/08/05 以微地動及地震訊號快速評估大規模崩塌地之滑動特徵 監測設備與災害預警 國立成功大學 饒瑞鈞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禁止改作 另開新視窗-以微地動及地震訊號快速評估大規模崩塌地之滑動特徵 (另開視窗) 下載檔案創新研究報告 下載檔案-20250805-以微地動及地震訊號快速評估大規模崩塌地之滑動特徵(饒瑞鈞).pdf 本研究運用地動訊號之單站頻譜比(horizontal-to-vertical spectral ratio,HVSR)與極化方向(polarization direction)分析,探討崩塌土體之地動訊號隨時間的變化;其中頻譜比與滑動深度及地層速度有關,而極化方向則反應崩塌土體滑動方向與穩定程度。結果顯示,地層參數(共振主頻與放大倍率)會受到地震動和降雨量(地下水位變化)影響而產生變化,代表不同作用力會擾動地層,甚至影響其穩定性。本研究整合單站頻譜比、地震動大小、降雨量和地下水位等多項因子進行綜合分析,全面探討這些因子對於崩塌土體穩定性的影響程度和敏感度。
6 2025/08/05 利用現地試驗來驗證震波式推移質跳躍模型2 基礎資料調查與分析 國立陽明交通大學 趙韋安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禁止改作 另開新視窗-利用現地試驗來驗證震波式推移質跳躍模型2 (另開視窗) 下載檔案創新研究報告 下載檔案-20250805-利用現地試驗來驗證震波式推移質跳躍模型2(趙韋安).pdf 河床載監測對於掌握河川水砂運移與橋墩沖刷行為至關重要,近年來震波式物理模型結合微地動觀測技術,可用於反演洪水期間的河床載通量,惟仍缺乏實測資料驗證。本研究於可控野外渠道中進行大尺度試驗,整合光纖感測、河床高程變化量測與微地動訊號資料,選定關鍵斷面進行震波物理模型驗證,並分析河床載與水文相關參數之關聯性,成功驗證震波模型可應用於定量化河床載估算,亦發現光纖感測技術於河床水砂運移監測之潛力。
7 2025/07/29 整合國際水土保持示範區及智慧農業生產行銷之研究 水土保持教育 國立屏東科技大學 李明熹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禁止改作 另開新視窗-整合國際水土保持示範區及智慧農業生產行銷之研究 (另開視窗) 下載檔案創新研究報告 下載檔案-20250729-整合國際水土保持示範區及智慧農業生產行銷之研究(李明熹).pdf 本計畫於林下坡地導入智慧咖啡栽培與灌溉管理,結合物聯網監測、永續農業、生態保育及社區參與,建構集生產、教育、觀光與品牌行銷於一體的示範基地。目標為強化水土保持效益,提升氣候韌性,落實SDGs與淨零政策,發展具國際競爭力的永續咖啡生產模式。
8 2025/07/15 113年「第18屆推動職業安全衛生優良工程金安獎」佳作-糠溝溪西濱交界上下游整治工程 優良工程與獲獎案例 台中分署 林孟翰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禁止改作 另開新視窗-113年「第18屆推動職業安全衛生優良工程金安獎」佳作-糠溝溪西濱交界上下游整治工程 (另開視窗) 下載檔案-113年「第18屆推動職業安全衛生優良工程金安獎」佳作-糠溝溪西濱交界上下游整治工程.pdf 本工程位於苗栗縣通霄鎮糠溝溪,本野溪於颱風及豪大雨期間具有溪水暴漲特性,造成兩側護岸持續沖刷致邊坡崩塌及土砂流失情形,因此農業部農村發展及水土保持署臺中分署編列預算辦理本次野溪整治工程,保護周圍的保全對象,包含快速道路基礎、農舍、農地及下游的內島里社區等等,本工程規劃設計階段充分考慮野溪特性及職安需求,注重各個風險的應對及避免,完工後移交自通霄鄉公所妥善維護管理,效益顯著,榮獲勞動部職業安全衛生署第18屆職業安全衛生優良工程金安獎佳作肯定。
9 2025/07/15 坡地防災及維生通道路網及農路構造物巡檢推動情形 防災科技與精進策略 保育治理組 鐘履鍵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禁止改作 另開新視窗-坡地防災及維生通道路網及農路構造物巡檢推動情形 (另開視窗) 下載公開報告 下載檔案-坡地防災及維生通道路網及農路構造物巡檢推動情形1.pdf 本簡報說明坡地防災與維生通道路網盤點成果,涵蓋防災路網規劃、中斷點調查、農路構造物分級巡檢及圖資建置,透過系統化調查與數位化資料整合,強化道路韌性及應變能力,確保災時可迅速應對。
10 2025/07/01 集水區調適策略導入自然解方(NbS)推動情形 環境與人文友善策略 保育治理組 張舒婷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禁止改作 另開新視窗-集水區調適策略導入自然解方(NbS)推動情形 (另開視窗) 下載公開報告 下載檔案-1140701SAMINAR_以自然解方推動集水區調適_11450630.pdf 本署推動「以自然解方推動集水區調適」計畫,以恢復健康集水區、實現「人與自然共好」為願景。結合「減法治理」、「韌性坡地」、「企業協作」、「社會培力」四大策略,導入Nature-based Solutions(NbS)於集水區治理,促進防災減碳、生態修復、社會參與並重之轉型治理,打造具永續性、擴散性及國際性的坡地韌性治理模式。
Back To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