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料載入中
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

技術交流

每週專題討論日程
項次 日期 題目 類別 單位 導讀者 直播連結 報告書 簡報檔 摘要
221 2021/03/19 高精度數值地形應用於整合型崩塌發生與流出數值模擬技術開發之研究 數值模擬與軟體應用 國立成功大學防災研究中心 蔡元融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禁止改作 另開新視窗-高精度數值地形應用於整合型崩塌發生與流出數值模擬技術開發之研究 (另開視窗) 下載檔案創新研究報告 下載檔案-高精度數值地形應用於整合型崩塌發生與流出數值模擬技術開發之研究_專題討論_20210323v1.pdf 大規模崩塌因範圍大、深度深,在調查時往往缺乏大規模崩塌潛勢區之細部資料,如規模、地質構造等,在分析上僅能利用潛勢區範圍進行分析,而此範圍通常偏大,因此各類分析成果多有高估之現象,為目前相關計畫推動之瓶頸。
222 2021/03/16 集水區農塘應用管路串並聯操作之研究 創新科技與新興工法、材料 中華農業暨水利事業發展協會 簡傳彬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禁止改作 另開新視窗-集水區農塘應用管路串並聯操作之研究 (另開視窗) 下載檔案創新研究報告 下載檔案-集水區農塘應用管路串並聯操作之研究_分享會0316.pdf 農塘以提供灌溉等農業用水為主要目的,且農塘多為單獨進行操作。故農塘在受限於仍需供應農業用水的條件下,相較於滯洪池而言,其滯洪效率較低。為提高農塘的滯洪功能,本研究以苗栗地區三聯埤等農塘為例,透過管路串並聯等技術應用於農塘蓄水之操作,以提高集水區農塘蓄水的功能以利於滯洪防災等水土保持功用。
223 2021/03/16 近即時震波式同震山崩潛感圖 監測設備與災害預警 國立陽明交通大學 趙韋安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禁止改作 另開新視窗-近即時震波式同震山崩潛感圖 (另開視窗) 下載檔案創新研究報告 臺灣島內山地面積占有三分之二,地震誘發山崩易形成天然壩,對於山區居民生命財產安全具有嚴重威脅。近年來,地震波監測技術已廣泛應用於降雨誘發之山崩災害事件,但是對於地震誘發山崩之相關文獻研究卻相當稀少。因此,本研究欲開發近即時震波式辨識系統,不僅提供地震後的山崩機率分佈圖,亦對可能山崩位置進行二次檢核。
224 2021/03/02 以多視角及3D影像模型於水保設施現況檢視之探討 創新科技與新興工法、材料 國立雲林科技大學 潘乃欣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禁止改作 另開新視窗-以多視角及3D影像模型於水保設施現況檢視之探討 (另開視窗) 下載檔案創新研究報告 下載檔案-1100302多視角及3d影像於水保設施現況檢測之探討.pdf 近年來無人飛行機 (unmanned aerial vehicle(UAV))已廣泛應用於檢測或影像記錄層面,本計畫所提將所收集之影像進行拼接後組成環景影像模型藉由所收集的影像進行影像以重疊方式建置出3D影像模型,可從建置之3D影像模型針對嚴重災害或劣化範圍進行尺寸估算,所估算出的資料可提供相關維護決策之參考,以提升災害檢測與設施影像管理之效率。
225 2021/01/26 拱型固床工之力學性質探討 數值模擬與軟體應用 聖約翰科技大學 黃宏斌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禁止改作 另開新視窗-拱型固床工之力學性質探討 (另開視窗) 下載檔案創新研究報告 下載檔案-210126_拱型固床工之沖淤探討.pdf 近年來,設計單位在考量生態、美觀等條件下,野溪整治開始嘗試拱型固床工。然而,與直線型固床工不同,拱型固床工在不同拱度、水位高度以及法線方向皆會產生不同之河床沖淤特性。本研究除了蒐集固床工之相關文獻外,以新北市水仙溪為例,從事水槽試驗探討拱型固床工水理機制,同時應用二維水理輸砂軟體RiverFlow 2D 探討水仙溪拱型固床工之沖淤特性。
226 2021/01/26 氣候變遷下日本河川及土砂防災對策研析 防災科技與精進策略 水土保持局技術研究發展小組 林家興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禁止改作 另開新視窗-氣候變遷下日本河川及土砂防災對策研析 (另開視窗) 下載檔案-1100126氣候變遷下日本河川及土砂防災對策研析.pdf 本研究蒐集日本近期氣候變遷相關研究與報告,藉由歷史觀測趨勢、情境模擬、降雨量變化率、土砂災害事件等資料,了解極端氣候事件衝擊,彙整所遭遇問題,並探討後續防災重點方向,作為未來防災對策修正與制定之用。同時因應降雨型態變化導致災害事件顯現出群發性、廣域性及劇烈化等特性,彙整日本國土交通省因應氣候變遷在砂防技術、治水災對策、土砂災害防止對策、調適對策等資料,作為後續對策研擬之參考。研析其因應作為、氣候變遷情勢推估、土砂災害特徵、土砂災害影響與衝擊、日本氣候變遷河川及土砂防災對策等資料,瞭解調適策略制定方向及措施,俾作為國內推動防災對策之參據,期能降低氣候變遷所導致之災害風險,強化整體防救災調適能力,精進河川及土砂防災對策,並建立坡地智慧防災。
227 2021/01/19 行動化中長距離影像及物理量無線傳輸技術之整合研究 防災科技與精進策略 逢甲大學營建及防災研究中心工程 林秉賢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禁止改作 另開新視窗-行動化中長距離影像及物理量無線傳輸技術之整合研究 (另開視窗) 下載檔案創新研究報告 下載檔案-2018創研-20210118.pdf 本研究主要透過市面上成熟的傳輸設備,將低功耗、長距離的無線電,將前端偵測之物理量加上利用低頻率高載量無線電之影像壓縮技術,整合LPWAN之低功率無線電,加上中長距離無線傳輸技術,測試不同應用環境的限制與載量,將影像及各種物理量從較遠的距離回傳,使得高品質影像及各種物理量透過高頻寬的網路通道同步回傳到微型整合器中,最後透過公眾網路(4G或有線網路)將遠端監測成果進行後台展示與分析,並以九份二山及神木觀測站做為案例說明。
228 2021/01/19 大鎮西堡地區災害韌性部落實作研究 監測設備與災害預警 臺北市立大學城市發展學系 吳杰穎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禁止改作 另開新視窗-大鎮西堡地區災害韌性部落實作研究 (另開視窗) 下載檔案創新研究報告 下載檔案-20210119-吳杰穎.pdf 本研究以原住民傳統生態智慧作為部落災害韌性推動之核心,並與現行的災害管理機制整合,透過工作坊的參與,讓部落具備自主防災能量,以在遭遇災害衝擊時,能夠緊急應變、互助互救,並能於災後迅速復原重建。
229 2021/01/05 水土保持樹種固碳能力與儲碳潛力計算資料庫之建置 基礎資料調查與分析 國立中興大學 趙國容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禁止改作 另開新視窗-水土保持樹種固碳能力與儲碳潛力計算資料庫之建置 (另開視窗) 下載檔案創新研究報告 下載檔案-水土保持樹種固碳能力_202101.pdf 植生工程中的植物材料除了能增進水土資源保持之外,也能固定及儲存大氣中的CO2。本次分享內容為已建立的第一版植物碳吸存計算資料庫之使用方法與原理。未來仍需持續的改進與擴建,以期能更完善的協助評估植生工程在生態系服務之貢獻度。
230 2021/01/05 智慧式合理估算坡面崩塌量及其運移行為之精進研究 數值模擬與軟體應用 國立成功大學 戴義欽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禁止改作 另開新視窗-智慧式合理估算坡面崩塌量及其運移行為之精進研究 (另開視窗) 下載檔案創新研究報告 下載檔案-智慧式合理估算坡面崩塌量體及其運移行為之精進研究.pdf 數值情境模擬雖可作為災害風險評估有效的參考工具,但對於邊坡崩塌破壞卻往往苦無明確的破壞曲面來進行穩定性分析或是數值模擬情境探討。由於現地鑽探調查或是後續的監控昂貴費時且多為局部的資料,充滿許多不確定因素,本研究以一理想曲面來近似滑動型(type of sliding)崩塌的邊坡(slope failure)破壞曲面,使得在資訊不齊全的條件下依舊能夠進行可能的情境模擬與探討。此理想曲面在down-slope方向與cross-slope方向分別有不同的曲率值,是SLBL以及Scoops3D的進階方法。將此理想曲面應用於2009小林村崩塌案例,可發現使用理想崩塌破壞曲面與實際災後崩塌破壞曲面所計算之土石運移路徑以及最終之堆積土體相差不大。值得應用將所得的理想破壞曲面與地形座標系統數值模型結合進行情境探討,掌握崩塌後土石的可能路徑運移行為,對於大型深層崩塌潛勢區域的風險評估將能提供有效的參考資訊。
Back To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