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料載入中
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

技術交流

每週專題討論日程
項次 日期 題目 類別 單位 導讀者 直播連結 報告書 簡報檔 摘要
211 2021/05/04 第16屆金圖獎應用系統獎-山坡地調查資訊系統 優良工程與獲獎案例 水土保持局監測管理組 林明慧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禁止改作 另開新視窗-第16屆金圖獎應用系統獎-山坡地調查資訊系統 (另開視窗) 下載檔案-山坡地調查資訊系統.pdf 為辦理山坡地範圍劃定、可利用限度查定工作,本局自98年建置「山坡地調查資訊系統」(下稱本系統),整合「山坡地範圍劃定檢討案件管理系統」、「山坡地土地可利用限度查定管理系統」、「線上WebGIS圖台」、「線上查詢介接平台」及「外業現勘APP」等5項子系統。本系統提供歷年山坡地範圍劃定檢討案件管理、山坡地土地可利用限度查定作業、內業系統填報、歷史清冊分頁掃描檔、地籍圖資、現場外業調查定位及查定自動化等功能,以支援輔助各直轄市政府、本局及所屬分局執行業務之需求,另透過行動水保服務網,提供各界查詢山坡地範圍、查定類別等資料,以達到資訊公開之目的。
212 2021/05/04 應用地基合成孔徑雷達干涉技術於邊坡崩塌預警系統建置 遙測技術與GIS應用 成功大學衛星資訊研究中心 余騰鐸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禁止改作 另開新視窗-應用地基合成孔徑雷達干涉技術於邊坡崩塌預警系統建置 (另開視窗) 下載檔案創新研究報告 下載檔案-GBSAR 水保局技研小組.pdf 地基合成孔徑雷達 (GB-SAR) 配合干涉技術 (Interferometry),以同調性 (Coherence)為門檻,保留良好PS點,對相位與位移關係進行處理,可作為地表變形監測工具。此地基合成孔徑雷達干涉技術(GB-InSAR)為近十年發展起來相對較新的變形監測技術,能夠於現場得到即時高精度變形量,實現即時預警之防救災應用,其優勢在於其可日夜24小時持續進行監測,且為非接觸式大範圍面狀掃描,監測間隔週期小於一分鐘等。與星載雷達相比,數據蒐集有較高靈活性、再訪週期較短並有較佳解析度。因此在監測應用上非常廣泛,例如:水庫大壩監測、邊坡安全監測、橋樑監測、堰塞湖之天然壩監測、火山活動地表變形監測與大規模裸露崩塌地監測等。
213 2021/04/27 日本「紀伊山地大規模堰塞壩對策」導讀 國外文獻導讀 水土保持局技術研究發展小組 白佩鑫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禁止改作 另開新視窗-日本「紀伊山地大規模堰塞壩對策」導讀 (另開視窗) 下載檔案國外技術翻譯文件 下載檔案-0427seminar文獻導讀.pdf 大規模崩塌造成的堰塞壩可能在短時間內潰壩而引起嚴重的土石流災害,並在中長期抬升河床高度,導致下游洪氾與土砂的問題。2011年,12號颱風侵襲日本紀伊半島,雖然出現數個大規模堰塞壩,但在相關單位實施緊急對策之下,至今為止尚未造成人命傷亡。本書彙整紀伊山區堰塞湖的處置對策與案例紀錄,提供未來擬定堰塞壩對策之參考。
214 2021/04/27 以SMAP衛星遙測配合SAR雷達回波評估土壤含水量分布 遙測技術與GIS應用 成功大學衛星資訊研究中心 彭文飛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禁止改作 另開新視窗-以SMAP衛星遙測配合SAR雷達回波評估土壤含水量分布 (另開視窗) 下載檔案-以SMAP衛星遙測配合SAR雷達回波評估土壤含水量分布 - 水土保持局技研小組專題討論.pdf 邊坡穩定性與土壤含水量有關,然而單點採樣量測的方式,不論是取樣的空間密度或是作業的時效性,勢必無法提供區域性崩塌預測所需資訊。本研究融合不同解析度之衛星觀測資料對土壤含水量進行預測,以作為日後由隨時更新的衛星資訊,預測高解析度地表含水量變化狀況,進而作為預測崩塌熱點之參數。
215 2021/04/20 推動公私部門防救災資源協同水土保持及全民防災研究 防災科技與精進策略 逢甲大學營建及防災研究中心 陳柏蒼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禁止改作 另開新視窗-推動公私部門防救災資源協同水土保持及全民防災研究 (另開視窗) 下載檔案創新研究報告 下載檔案-水保_推動公私部門防救災資源協同水土保持及全民防災研究(2)_專題分享_0408.pdf 水土保持局長年培植與經營的「土石流防災專員」可謂為我國第一代「臺灣防災士」,本研究擬借鏡日本「防災士」、「全民防災」推動之經驗,將公部門與私部門的防災操作進行連結,配合我國國情及防災體系發展進行適度調整後,透過舉辦論壇方式,做為我國未來在「韌性社區與全民防災」工作依循之基。
216 2021/04/15 功能化植生粒劑對邊坡植生復育之效益評估 創新科技與新興工法、材料 國立屏東科技大學 簡士濠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禁止改作 另開新視窗-功能化植生粒劑對邊坡植生復育之效益評估 (另開視窗) 下載檔案創新研究報告 下載檔案-0420植生粒劑.pdf 傳統自然植生復育通常需長時間且尚能發揮效益;而人工邊坡噴植雖能加速邊坡植生,但成本效益上仍為重要考量因子。本計畫主要為研製功能化植生粒劑,以促進種子發芽速率、減少邊坡施工成本,促進植生復育效益。本計畫複合生物炭及堆肥,置入草籽製為植生粒劑。模擬不同形狀之粒劑撒播於不同土壤種類邊坡、坡度、撒播高度及土表粗糙度的條件下進行撒播試驗。
217 2021/04/06 以創意實作融入防砂壩下游保護及貯砂功能評估之教學模組研發 水土保持教育 國立成功大學 賴悅仁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禁止改作 另開新視窗-以創意實作融入防砂壩下游保護及貯砂功能評估之教學模組研發 (另開視窗) 下載檔案創新研究報告 下載檔案-以創意實作融入防砂壩下游保護及貯砂功能評估之教學模組研發_seminar_賴悅仁.pdf 本計畫以創新實作教學模組引導2群6組學生,以「透過性防砂壩」及「防砂壩下游保護工」為主題,開發其3D建模技法及混凝土縮尺模型。學生透過課程中之實作活動,發揮創意、測試點子、修正模型,進而體會水、砂、水工結構物三者互動之過程。本計畫產出新型態之防砂壩及保護工,確實達到推廣創新水土保持教育之目的。
218 2021/04/06 應用深度學習研製智慧行動辨識不同災害類型影像之研究 數值模擬與軟體應用 國立中興大學 蔡鴻旭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禁止改作 另開新視窗-應用深度學習研製智慧行動辨識不同災害類型影像之研究 (另開視窗) 下載檔案-應用深度學習研製智慧行動辨識不同災害類型影像之研究_期末_簡報(final).pdf 本計畫以水土保持局建置歷史影像平台(image repository platform - IRP)中影像為例,共有三項成果:
219 2021/03/30 日本「有助於形成河川景觀之砌石構造物整備相關資料」導讀 國外文獻導讀 水土保持局技術研究發展小組 高百毅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禁止改作 另開新視窗-日本「有助於形成河川景觀之砌石構造物整備相關資料」導讀 (另開視窗) 下載檔案國外技術翻譯文件 下載檔案-有助於形成河川景觀之砌石構造物整備相關資料1100330.pdf 國土交通省河川局編訂「有助於形成河川景觀之砌石構造物整備相關資料」,係為提供河川管理者思考瞭解砌石技術基本概念、如何妥善施作以形成更高品質砌石構造物所彙整之參考資料,期望形成更優美河川景觀,並容易維護砌石構造物。本次導讀內容包含砌石基本知識、砌石構造物施作及整備等事項。
220 2021/03/23 農塘滯洪和蓄水功能智慧操作之研究 監測設備與災害預警 逢甲大學 鍾侑達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禁止改作 另開新視窗-農塘滯洪和蓄水功能智慧操作之研究 (另開視窗) 下載檔案創新研究報告 下載檔案-農塘滯洪和蓄水功能智慧操作之研究 _DA.pdf 近年來水土保持局對於坡地農塘給予嶄新的定位及定義,根據農塘所在區位及期滿水面積大小,將農塘區分為「一般農塘」及「滯洪農塘」,前者係以蓄水為目的,提供農業用水之所需,後者除了蓄水功能外,亦具有降低洪峰流量、遲滯洪峰到達時間或增加入滲等功能。
Back To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