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術交流
每週專題討論日程
項次 | 日期 | 題目 | 類別 | 單位 | 導讀者 | 直播連結 | 報告書 | 簡報檔 | 摘要 | |
---|---|---|---|---|---|---|---|---|---|---|
241 | 2020/08/04 | 水土保持與農村再生教育網簡介 | 環境與人文友善策略 | 長晉數位股份有限公司 | 郭娟惠 |
![]() |
![]() |
![]() |
![]() |
「水土保持與農村再生教育網」集結有關水土保持相關教學資源,包含電子書、影音、教案、素材、戶外教學等854種資源,匯集為水保數位資源知識庫;幫助傳達水土保持與防災觀念,並利用站內數位資源辦理教育推廣工作。 |
242 | 2020/07/28 | 大規模崩塌潛勢評估與分級系統 | 監測設備與災害預警 | 國立中興大學 | 張光宗 |
![]() |
![]() |
![]() |
![]() |
近年來水土保持局積極辦理大規模崩塌潛勢區的調查工作,若能對這些大規模崩塌潛勢區進一步分級,將可使有限的人力與經費更有效利用。大規模崩塌深度較大多為岩坡破壞,與延續良好的弱面有關,如砂頁岩中的層面和板岩中的劈裡面。本研究考慮地形、地質與弱面位態狀況,可對大規模崩塌潛勢區做初步分級,應用於實際案例。 |
243 | 2020/07/28 | 現地地表地質調查及App介紹 | 基礎資料調查與分析 | 水土保持局技術研究發展小組 | 葉柏村 |
![]() |
![]() |
![]() |
以往在進行地表地質調查時需要利用地質羅盤來量測岩層露頭的弱面位態,其步驟較複雜,常需要事前學習地質羅盤的使用方法,此外,到現地後因為經驗上的不足也仍會有操作上的困難,更不用說需要先擁有地質羅盤,隨著智慧型手機的時代來臨,由於手機內有陀螺儀晶片,已出現許多地質羅盤app供大家下載使用,包括地調所出的地靈靈地質羅盤(Android)、Stereonet Mobile(iOS)、FaultKin Mobile(iOS)、FieldMove Clino(Android、iOS)等,本次報告將以Stereonet為例來介紹相關使用。 | |
244 | 2020/07/21 | 參與「專案管理標竿企業獎」-社區農村再生計畫 | 環境與人文友善策略 | 台灣農村發展規劃學會 | 鄧學謙 |
![]() |
![]() |
本次分享將說明以下各項: | ||
245 | 2020/07/21 | 整合地文與水文資訊之深層崩塌即時預警模式 | 監測設備與災害預警 | 南華大學 | 洪耀明 |
![]() |
![]() |
![]() |
![]() |
深層崩塌主要因素為地下水位上升導致,因此本研究重點為 |
246 | 2020/07/07 | 石碇大崙山金安獎工程 | 優良工程與獲獎案例 | 水土保持局台北分局 | 蘇中鈺 |
![]() |
![]() |
![]() |
水土保持局臺北分局108年以「石碇大崙山整治工程」參加金安獎榮獲C組佳作殊榮,主辦機關、監造單位及施工團隊展現臺北分局在「石碇大崙山整治工程」職業安全衛生方面的作為及努力。評審過程中委員提出許多對工地及工程人員的鼓勵與建議,期許能共同創造良好的作業環境,讓工程可以進行得安全又安心! | |
247 | 2020/07/07 | 水土保持教育扎根共好計畫 | 水土保持教育 | 水土保持局台北分局 | 李佳純 |
![]() |
![]() |
![]() |
![]() |
為能有效促進水土保持及防災教育更加深植人心,臺北分局創新研發多元互動教學教具,並積極地走入校園辦理教育活動,希望透過寓教於樂方式,將水土保持教育向下扎根,為求擴大並加速這股教育扎根之能量,我們希冀邀請擁有相同理念之企業或其他相關機構共襄盛舉,藉由各方資源鏈結,加乘水土保持教育推動之成效,並為台灣的永續環境發展,奠定穩固的百年根基。 |
248 | 2020/06/23 | 日本「治山設施耐用年限延長對策事例集_1.野溪工程」文獻導讀 | 國外文獻導讀 | 水土保持局保育治理組 | 張哲益 |
![]() |
![]() |
![]() |
![]() |
在今後20年內,日本多數治山設施面臨混凝土構造物之耐用年限,即施工後50年,透過本文獻針對治山設施維護、修繕、改建、更新之實際案例導讀,了解日本在制定各設施使用年限延長計畫及推動對策之具體作為外,期提供水土保持防砂設施及工程延壽策略研擬之參考。 |
249 | 2020/06/23 | 混凝土預鑄槽塊構件創作歷程及應用情形介紹 | 創新科技與新興工法、材料 | 水土保持局台北分局 | 黃致維 |
![]() |
![]() |
![]() |
以保護溪岸,穩定坡腳為護岸設計核心,並減少施工人員暴露於危險場域時間為發想,模組化施工是相當良好的工法。本次專題討論以義門坑野溪治理工程為例,進行台北分局開發之專利:混凝土預鑄槽塊結構之分享。 | |
250 | 2020/06/16 | 無人飛行載具(UAV)播種作業機具與噴植設備之精進研發 | UAV應用 | 社團法人臺灣環境綠化協會 | 張集豪 |
![]() |
![]() |
![]() |
![]() |
無人機的應用在近二十年因各技術的突破與使用門檻的降低,在各領域都有突破性的發展。無人機最關鍵的核心優勢在於「無人AI」與「飛行載具」的結合,應用在水保植生工程上,大大降低人員意外傷害風險與人員機具無法到達的施工障礙。未來十年隨著其它技術的演進,將是最熱門的產業型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