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安定土砂出流潛勢圖 (Potential map of the unstable sediment outflow points)

-
殘坡土砂(Unstable Sediment on Slope, USS)
殘坡土砂潛勢值(PUSS)= 土砂量 × 活動性 × 危害度 -
河道土砂(Unstable sediment on River, USR)
河道土砂潛勢值(PUSR)= 土砂量 × SPI分級 × 危害度 -
新生崩塌(Landslide Sediment on Slope, LSS)
新生崩塌土砂潛勢值(PLSS)= 土砂量 × 年度折減係數 × 危害度 將上述三項因子的潛勢值加總,得到總潛勢值。 不安定土砂總潛勢值(Ptotal)= 殘坡土砂潛勢值 + 河道土砂潛勢值 + 新生崩塌土砂潛勢值

PUSS殘坡不安定土砂潛勢值代表的意義,坡面殘坡土砂往中下游運移至集水區出口或保全對象的潛勢,
計算式上考慮集水區內所有的殘坡土砂量Vs、活動性權重Wact、危害程度Hd1

PUSR河道不安定土砂潛勢值的意義,堆積於河道中土砂往中下游運移至集水區出口或保全對象的潛勢,
考慮集水區內所有的河道土砂量Vr、溪流功率指數WSPI的權重、危害程度Hd2

PLSS新生崩塌土砂潛勢值的意義,考慮邊坡新生崩塌地,其土砂量往中下游運移至集水區出口或保全對象的潛勢。
新生崩塌資料係根據近五年的事件型崩塌目錄判釋成果,配合崩塌體積-面積公式計算土砂量Vs,
根據新生崩塌的年度給予不同的折減係數Wyear,並考慮各新生崩塌的危害度Hd3
事件型崩塌 目錄年度 |
與基準(114年) 年度差距 |
計算式 0.7(n年前) |
新生崩塌 年度折減係數 |
---|---|---|---|
113年 | 1年 | 0.71 | 0.70 |
112年 | 2年 | 0.72 | 0.49 |
111年 | 3年 | 0.73 | 0.34 |
110年 | 4年 | 0.74 | 0.24 |
109年 | 5年 | 0.75 | 0.17 |
不安定土砂出流點係以全台省道及台鐵橋梁為分析標的,114年共劃設325處不安定土砂出流點,相關工作流程如圖5所示,劃分依據與實施方法說明如下:
- 以111年版不安定土砂集水區潛勢圖所挑選一級河的省道及台鐵橋樑為標的,劃設出流口共249處。
- 以上游存在殘坡土砂或新生崩塌的省道及台鐵橋樑為出流口。上游包含殘坡土砂者共56處;上游包含新生崩塌者共20處,共76處。
- 鄰近的兩條以上橋樑合併為同一個出流點。
- 跨越多個河流的單一橋樑合併為同一個出流點。
- 根據每個出流點位置,配合內政部20公尺數值高程模型(DEM),獨立劃設各出流口的上游集水區範圍。
- 出流點的上游集水區最小面積為100公頃。

根據上述分析方法,完成(1)殘坡不安定土砂潛勢值(Unstable Sediment on Slope, USS)、(2)河道不安定土砂潛勢值(Unstable sediment on River, USR)、 與(3)新生崩塌土砂潛勢值(Landslide Sediment on Slope, LSS),以及不安定土砂出流點及其集水區。將各個集水區之潛勢值加總,得到不安定土砂出流點潛勢值,數值的單位為立方公尺。
根據不安定土砂出流的數值頻率分布,將潛勢等級分為五類,分別為低潛勢值:Ln(Pt/Area) < 1.0;中潛勢值:1.0 ≤ Ln(Pt/Area) < 2.4;中高潛勢值:2.4 ≤ Ln(Pt/Area) < 3.6; 高潛勢值:3.6 ≤ Ln(Pt/Area) < 5.5;極高潛勢值:Ln(Pt/Area) ≥ 5.5,各分級的數量統計結果如表2所示、計算結果如圖7所示。
藉由本研究所提出之方法,可以快篩找出宜優先關注之不安定土砂區位(表2) 。結果顯示,325處不安定土砂出流點中,屬高潛勢以上者計39處(12.0%) 。
潛勢分級 | P值 | 分群 | 各分級數量 | |
---|---|---|---|---|
處數 | % | |||
低 | 0.0~0.9 | 1 | 213 | 65.5 |
中 | 1.0~2.4 | 2 | 32 | 9.9 |
中高 | 2.4~3.6 | 3 | 41 | 12.6 |
高 | 3.6~5.5 | 4 | 26 | 8.0 |
極高 | ≥5.5 | 5 | 13 | 4.0 |
合計 | 325 | 100% |

- 根據研究結果,集水區內土砂的分布是評估不安定土砂潛勢的重要指標。
- 運用高解析度衛星影像與數值地形模型,針對不同集水區的土砂分布進行精確分析,並依據殘坡、河道不安定土砂、近五年事件型崩塌目錄等因子,建置不安定土砂潛勢模型,以評估不安定土砂出流潛勢高低。
- 不安定土砂潛勢圖能夠有效識別出高風險區域,為防災工作提供具體依據。更有利於相關部門可以優先針對風險高的集水區進行防災規劃,降低土砂災害對基礎設施和居民生命財產的威脅。
可直接透過BigGIS圖台展示全不安定土砂集水區潛勢分布成果,快速套疊各式相關圖層(圖8)。
※BigGIS路徑:基礎圖層/核心圖層/防災資訊/114年不安定土砂出流潛勢圖

- 陳振宇、陳均維、陳國威、林詠喬 (2019),坡地降雨致災熱區警戒模式,中華水土保持學報,50(1),1-10。(Chen, C.Y., Chen, J.W., Chen, K.W., Lin, Y.C. (2019). “Warning Model for Predicting the Risk Zones of Rainfall-Induced Slopeland Disasters.” Journal of Chinese Soil and Water Conservation, 50(1), 1-10. (in Chinese))
- 陳振宇、劉維則、許家祥 (2017),使用 QPESUMS 雨量資料建立崩塌災害預警模式,中華水土保持學報,48(1),44-55。(Chen, C.Y., Liou, W.Z., and Hsu, C.H. (2017). “A rainfall-based warning model for predicting landslides using qpesums rainfall data.” Journal of Chinese Soil and Water Conservation, 48(1), 44-55. (in Chines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