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料載入中
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

技術交流

每週專題討論日程
項次 日期 題目 類別 單位 導讀者 直播連結 報告書 簡報檔 摘要
91 2024/03/05 利用土釘修復鬆散填土邊坡的設計圖解 國外文獻導讀 減災監測組 黃奉琦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禁止改作 另開新視窗-利用土釘修復鬆散填土邊坡的設計圖解 (另開視窗) 下載檔案國外技術翻譯文件 下載檔案-利用土釘修復鬆散填土邊坡的設計圖解.pdf 土釘工法的起源,需回溯於1960年初期新奧隧道工法(NATM),利用支撐系統(鋼絲網噴凝土、輕型鋼支堡、岩栓)於硬岩中隧道斷面的開挖支撐,提供岩體約束力量,使隧道周圍之地盤構成承載環,變形得以迅速穩定。於同時期,歐洲(德國、法國、西班牙等)提出應用於開挖支撐或邊坡穩定之土釘施作技術。
92 2024/02/27 Forward and inverse computational morphology of debris and alluvial fans 數值模擬與軟體應用 國立臺灣大學 卡艾瑋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禁止改作 另開新視窗-Forward and inverse computational morphology of debris and alluvial fans (另開視窗) 下載檔案-Forward and inverse computational morphology of debris and alluvial fans.pdf 本研究提出一新型土石流影響範圍模擬方法,基於可視多邊形法之演算,結合地形資料進行參數的簡化和率定。與傳統依賴多重參數的模擬技術相比,以更簡化的參數設定,實現對土石流影響範圍及其深度的準確模擬。透過本演算法模擬土石流堆積地形,並結合土砂序率模式來預估土石流的體積。經由多種不同的情境條件下進行模擬,可構建一個反映土石流影響範圍之風險地圖。
93 2024/01/16 從嘉義縣示範案談農村多元經濟發展 -- 展望農村再生4.0 環境與人文友善策略 國立政治大學 林郁芳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禁止改作 另開新視窗-從嘉義縣示範案談農村多元經濟發展 -- 展望農村再生4.0 (另開視窗) 下載公開報告 農村發展是政府重要施政議題,蓄積社區營造動能,於2008年推動的農村再生計畫,以推動產業活化、生態資源保護、生活環境改善與農村文化保存帶動農村永續發展。2016年推動國土計畫後,面對空間規劃與土地利用管理的變革,農村再生計畫亦須配合調整。據此,本計畫回顧農村再生發展區計畫之定位與功能,透過示範區操作與有關單位政策研商,修訂作業手冊內容、建立農村再生設施容許使用審查建議,期作為後續計畫擬定與設施容許使用申請審查之參考。
94 2024/01/16 一起隨手打造虛擬平行世界的時代來臨 智慧型手機建立3D模型資料應用分享 數值模擬與軟體應用 減災監測組 李哲宇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禁止改作 另開新視窗-一起隨手打造虛擬平行世界的時代來臨 智慧型手機建立3D模型資料應用分享 (另開視窗) 下載檔案-一起隨手打造虛擬平行世界的時代來臨-智慧型手機建立3D模型資料應用分享.pdf 過去如果要建立現實世界的3D模型,需要使用昂貴的掃描儀器進行建置。以土木建築工程為例,目前較多以無人空中載具UAV或地面光學掃描儀進行建置,雖然蒐集快速與範圍大,但卻常因價格讓人入手卻步、需要攜帶的儀器眾多與障礙物遮蔽,以至於工作效率和位置影響而不易建置。
95 2024/01/02 虎源溪(新化林場段)整治二期工程 優良工程與獲獎案例 臺南分署 張峻瑋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禁止改作 另開新視窗-虎源溪(新化林場段)整治二期工程 (另開視窗) 下載檔案-虎源溪(新化林場段)整治二期工程.pdf 本工程位於臺南市新化區中興大學新化林場虎源溪,屬常流水之野溪,透過詳實環境及集水區調查,採用多階段乾砌石護岸擴展通洪斷面、預壘樁工法減少施工挖填擾動、善用林場疏伐木構築生態固床工,並以安全及生態為基礎,迴避民宅及私有土地等限制,擴大通洪斷面解決多年淹水沉痾,同時並結合林場代表物種及西拉雅文化圖騰等元素營造地景特色,營造多元環境教育場域,創造工程與生態雙贏。
96 2023/12/26 調整型防砂壩經營管理分析、操作矩陣應用與調整策略設計 防災科技與精進策略 國立臺灣大學 廖國偉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禁止改作 另開新視窗-調整型防砂壩經營管理分析、操作矩陣應用與調整策略設計 (另開視窗) 下載檔案-調整型防砂壩經營管理分析、操作矩陣應用與調整策略設計.pdf 調整型防砂壩雖提供壩體上游淤砂過量、壩體下游沖刷嚴重問題的解決之道,但其操作策略卻較少被提及。本研究提出調整型防砂壩操作矩陣,針對不同溪流狀況選擇適合的防砂壩調整策略,在確保保全對象安全下,同時使溪流恢復平衡穩定之狀態,並且延長防砂壩之使用年限。
97 2023/12/26 集水區坡面表土及崩積土層之厚度與地形關係-基於工程地質探勘資料成果 基礎資料調查與分析 國立屏東科技大學 陳天健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禁止改作 另開新視窗-集水區坡面表土及崩積土層之厚度與地形關係-基於工程地質探勘資料成果 (另開視窗) 邊坡坡面表土及崩積層厚度是淺層崩塌及坡面型土石流量體預測、災害預警模式或土砂治理規劃,非常重要之參數,惟目前山區表土及崩積層厚度,確尚無可實用之工具可茲估算應用。因此本研究目標為建立臺灣本土之山區邊坡表土及崩積層厚度評估模式,期以精進集水區上游淺層崩塌潛在土方量體評估模式,提供災害預警模式建立或防災規劃之参酌。
98 2023/12/19 應用地工合成材料之碳足跡評估 創新科技與新興工法、材料 中原大學 黃奉琦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禁止改作 另開新視窗-應用地工合成材料之碳足跡評估 (另開視窗) 2050淨零碳排是國家既定政策也是世界的趨勢,工程部會對公共工程的思維,將原以生態為基礎、安全為導向的工程方法,逐漸轉變為永續工程的面向,其以兼顧「環境保育」、「經濟發展」與「社會公義」的永續理念,並以「節能減碳」作為推動重點。本研究以地工合成材料工程構造之例,說明工程服務生命週期各階段碳足跡評估計算。
99 2023/11/28 結合遙測土壤含水量降尺度方法及QPESUMS雨量資料建立坡地災害預警模式(2-3) 基礎資料調查與分析 逢甲大學 何智超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禁止改作 另開新視窗-結合遙測土壤含水量降尺度方法及QPESUMS雨量資料建立坡地災害預警模式(2-3) (另開視窗) 下載檔案創新研究報告 下載檔案-結合遙測土壤含水量降尺度方法及QPESUMS雨量資料建立坡地災害預警模式(2-3).pdf 目前國內僅農村水保署有長期土壤含水量監測資訊,然全台僅26站,空間分布不均,目前NASA土壤水分主動被動任務(SMAP)已定期提供全球土壤含水量遙測資訊,然空間解析度9公里,時間頻率1~3日,存在非即時性、空間尺度過粗問題。為此,本研究提出空間及時間降尺度方法,以產出空間解析度1公里之逐時土壤含水量,可有效降低測站建置經費並取得大範圍且立即性之土壤含水量資訊。
100 2023/11/21 花蓮卓溪部落邊坡崩塌風險與排水工程減災成效指標分析評估 基礎資料調查與分析 立邦工程技術顧問有限公司 王姵兮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禁止改作 另開新視窗-花蓮卓溪部落邊坡崩塌風險與排水工程減災成效指標分析評估 (另開視窗) 下載檔案-花蓮卓溪部落邊坡崩塌風險與排水工程減災成效指標分析評估.pdf 花蓮卓溪部落長久以來受土石流與潛在崩塌的威脅,本專題討論分享乃是藉由長達6年的調查與監測工作,掌握潛在崩塌的致災因子,導入小而美的地下排水工程,減降邊坡不安定因子的威脅,利用科學驗證量化防減災成效,並搭配軟體防災策略、嘗試減災新路徑,落實崩塌風險規避,帶領大家近距離窺探黑熊的故鄉卓溪。
Back To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