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料載入中
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logo

內文查詢 網站導覽

文字大小

縮小 放大 English 中文
:::

技術交流

每週專題討論日程
項次 日期 題目 類別 單位 導讀者 直播連結 報告書 簡報檔 摘要
131 2022/08/16 桃園復興光華崩塌地調查監測與防減災 防災科技與精進策略 青山工程顧問股份有限公司 陳昭維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禁止改作 另開新視窗-桃園復興光華崩塌地調查監測與防減災 (另開視窗) 下載檔案-桃園復興光華崩塌地調查監測與防減災.pdf 針對光華地區進行調查及監測工作,為掌握該地區崩塌現況。經現場綜合評估後,該地區雖無保全住戶,如果發生崩塌破壞,將直接影響導致光華農路、光華道路安全。崩塌地下方之光華道路,為防範土砂下移,並於路旁堆置貨櫃,以攔阻崩塌發生時下移土砂,避免土方下移影響行車安全,除了持續該崩塌地監測工作之外,因加強崩塌災害之預防。
132 2022/08/16 臺北分局水保好好玩創意大賽 優良工程與獲獎案例 臺北分局保育推廣課 李佳純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禁止改作 另開新視窗-臺北分局水保好好玩創意大賽 (另開視窗) 下載檔案-1110816-水土好好玩創意大賽.pdf 水土保持局為了縮短水土保持與民眾的距離,今年度持續舉辦第七屆水保好好玩創意大賽,透過競賽徵件的方式,鼓勵民眾用自己的想像力與創意,扭轉大眾對於水土保持的刻版印象,廣納各種創意思考,設計出刻劃人心的作品,將水保融入於日常生活中。
133 2022/08/02 水保局雲端地理資訊結合google地圖運用於勘查作業 遙測技術與GIS應用 臺中分局規劃課 吳聲傑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禁止改作 另開新視窗-水保局雲端地理資訊結合google地圖運用於勘查作業 (另開視窗) 下載公開報告 下載檔案-水保局雲端地理資訊結合google地圖運用於勘查作業.pdf 水保局雲端地理資訊結合Google地圖運用於勘查作業:Google 地圖是手機不可缺少的App,每個人幾乎都用過Google地圖,除了可以導航到勘查現場,若結合水保局完整的雲端資料庫,配合不同的勘查業務屬性,每個人都可以客製化專屬自己的雲端地理資訊,在現場能更有效率且精準的完成勘查作業。
134 2022/08/02 「三義鄉勝興鐵道沿線環境改善工程」金質獎得獎工程分享 優良工程與獲獎案例 鼎晟工程顧問有限公司 陳信志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禁止改作 另開新視窗-「三義鄉勝興鐵道沿線環境改善工程」金質獎得獎工程分享 (另開視窗) 下載檔案-「三義鄉勝興鐵道沿線環境改善工程」金質獎得獎工程分享.pdf 三義2016年獲國際慢城認證,勝興車站被列入臺灣世界文化遺產潛力點,近年興起的鐵道自行車活動,風靡全國,吸引大量遊客開車朝聖,造成苗49-1縣道人車爭道事故頻繁,本工程提供民眾前往勝興車站的安全替代路徑,以舊山線鐵道文化及生態友善措施為特點,一方面人車爭道減少事故發生,滿足地方觀光休閒需求,二方面增加深度農村體驗機會。
135 2022/07/19 打狗溪上游三號壩治理工程-勞安創新工法與作為 優良工程與獲獎案例 臺北分局治理課 簡志凱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禁止改作 另開新視窗-打狗溪上游三號壩治理工程-勞安創新工法與作為 (另開視窗) 下載檔案-打狗溪上游三號壩治理工程-勞安創新工法與作為.pdf 一、本案打狗溪係位於宜蘭縣大同鄉與冬山鄉交界處,臺北分局於103年進行集水區規劃調查,調查發現打狗溪上游舊有2號壩多年前已遭洪水沖毀,導致土砂大量下移,由於河幅寬度大,造成流心擺盪形成辮狀流路;打狗溪上游處為當地重要水源灌溉取水位置,右岸水源維護便道長年遭受土砂及水流沖刷,造成便道中斷影響地方取水,爰此,透過打狗溪上游三號壩治理工程取代2號壩功能,以調節野溪上游土砂並導正流心,並維持右岸取水維護便道。
136 2022/07/19 三層坪農塘及周邊綠環境營造工程 優良工程與獲獎案例 昇暉工程顧問有限公司 沈承毅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禁止改作 另開新視窗-三層坪農塘及周邊綠環境營造工程 (另開視窗) 下載檔案-三層坪農塘及周邊綠環境營造工程.pdf 三層坪農塘位於宜蘭縣大礁溪左岸,由於基地內原有一近20年之農塘因土砂淤積及破損已喪失功能,水保局臺北分局遂考量以保水、滯洪、生態、教育等面向針對三層坪農塘進行改善;完成後不僅有效供給下游兩社區之耕地用水,更因優美的景色吸引眾多遊客。本次分享將介紹三層坪農塘之設計理念與多種農塘工法。
137 2022/06/28 坡面崩塌量體引致坡面型土石流事件之量化評估方法-以高屏溪為例 基礎資料調查與分析 國立屏東科技大學 陳天健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禁止改作 另開新視窗-坡面崩塌量體引致坡面型土石流事件之量化評估方法-以高屏溪為例 (另開視窗) 下載檔案創新研究報告 下載檔案-坡面崩塌量體引致坡面型土石流事件之量化評估方法-以高屏溪為例.pdf 近年全球氣候變遷,強降雨長延時之降雨型態易於致生淺層崩塌災害。當大量崩塌土方匯合地表逕流時,崩塌型態就可能進而轉化成坡面型土石流(HDF)。本研究以高屏溪流域為研究區,建立坡面型土石流啟動之崩塌地形及量體評估模式,以提升坡面型土石流預測能力。本研究建立坡面型土石流發生之二條件,第一門檻條件: 流動長度大於70 m,集水區面積發生門檻約大於1.5公頃。第二發生門檻條件,採以發生區內崩塌面積達4000 m2,或崩塌體積達15000 m3,此一模式可獲得整體正判率達80%以上,符合實務應用需求。
138 2022/06/21 藏水於農、保土於坡-推動農地水保強化坡地韌性 水土保持教育 保育治理組 鄒佩蓉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禁止改作 另開新視窗-藏水於農、保土於坡-推動農地水保強化坡地韌性 (另開視窗) 下載公開報告 下載檔案-藏水於農、保土於坡-推動農地水保強化坡地韌性.pdf 臺灣水資源留蓄不易且從農人力老化,如何把水留在大地上,強化水資源永續利用,是本次分享主題的主軸。本局近年持續推動農塘活化、農地水保補助及韌性坡地營造等分年策略,營造具備「藏水」、「保土」、「韌性」的坡地環境,其成果促進臺灣永續發展目標之達成。
139 2022/06/21 滯洪設施各式出水口流量公式之試驗研究 基礎資料調查與分析 社團法人臺灣省水土保持技師公會 蔡易達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禁止改作 另開新視窗-滯洪設施各式出水口流量公式之試驗研究 (另開視窗) 下載檔案創新研究報告 下載檔案-滯洪設施各式出水口流量公式之試驗研究.pdf 本研究係以建立滯洪設施各式出水口之流量公式為主,其中出水口包括孔口、滯洪壩及矩形緊急溢洪口等。根據各式出水口之流動形態可以區分孔口流及堰流兩種類型,其流量公式均包含一未知之流量係數,以目前的研究水平,尚無法純粹以理論方式建立,必須利用試驗方式建立流量係數之經驗公式。為此,本研究除了通過理論方式建立各式出水口之流量基本公式外,應配合室內試驗建立流量係數之經驗公式。
140 2022/06/07 國總研專案研究報告 第64期(超外力和複合性自然災害相關危機管理研究)(第2.3節至第4章) 國外文獻導讀 技術研究發展小組 林宥伯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禁止改作 另開新視窗-國總研專案研究報告 第64期(超外力和複合性自然災害相關危機管理研究)(第2.3節至第4章) (另開視窗) 下載檔案國外技術翻譯文件 下載檔案-國總研專案研究報告 第64期(超外力和複合性自然災害相關危機管理研究)(第2.3節至第4章).pdf 複合災害已是防災重要課題,比起單一事件,不確定性與影響規模更勝以往,因應災害型態的改變,防災所應用的工具、方法也隨之與時俱進。本次導讀為各位介紹,日本國總研於2020年所進行的專案研究成果摘錄,探討現有防災經驗與技術,如何整合、評估新型態災害的不確定性。針對災害本質的歸納,探討歷史事件的異同與情境推演,藉由小組模擬架構的設計,提供各區域的防災組織關係人加以利用。
Back To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