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術交流
每週專題討論日程
項次 | 日期 | 題目 | 類別 | 單位 | 導讀者 | 直播連結 | 報告書 | 簡報檔 | 摘要 | |
---|---|---|---|---|---|---|---|---|---|---|
31 | 2024/10/29 | 日本「國土交通省氣候變遷調適計畫」文獻導讀 | 國外文獻導讀 | 減災監測組 | 林佑聰 |
![]() |
![]() |
![]() |
![]() |
本次導讀文章內容介紹日本國土交通省2015年擬定之氣候變遷調適計畫,日本面臨氣候變遷下擬定相關推動調適對策,以及調適對策基本構想與相關對策措施。另探討臺灣氣候變遷調適計畫,比較兩國針對氣候變遷下擬定的調適策略,以及相關案例。 |
32 | 2024/10/22 | 日本「因應氣候變遷之防砂技術檢討會」文獻導讀 | 國外文獻導讀 | 減災監測組 | 周伯原 |
![]() |
![]() |
![]() |
![]() |
本次導讀文章內容主要為介紹日本國土交通省於西元2020年1月8日召開的「因應氣候變遷防砂技術檢討會」,會議討論了日本近年因氣候變遷引發的土砂災害,並針對不同地區的土砂移動現象進行調查與分析。基於這些結果,檢討會進一步探討未來土砂災害研究的重點方向,並提出政府在災害防治措施上的調適對策修正方向。 |
33 | 2024/10/22 | 美國「落石危害評等系統-學員手冊」文獻導讀 | 國外文獻導讀 | 減災監測組 | 趙彥勛 |
![]() |
![]() |
![]() |
![]() |
本次導讀文章內容介紹美國奧勒岡州交通部於1984年制定之落石危害評等系統 (RHRS),RHRS是一套標準化的方法藉由取得道路邊坡相關資料以評估道路落石之風險,並針對風險分配其建設維護成本。 |
34 | 2024/10/15 | 坡地災害辨識電腦視覺模式精進與應用評估 | 防災科技與精進策略 | 逢甲大學 | 陳柏蒼 |
![]() |
![]() |
![]() |
![]() |
本研究利用深度學習技術發展坡地災害辨識系統,整合CCTV影像資源以實現即時監控。通過影像聚焦和雜訊去除,採用CNN+LSTM、VGG16+LSTM、VGG19+LSTM等架構,並透過調樣與調參策略提升辨識率,ResNet50的加入進一步提高準確性。系統以Django開發應用平臺來實現災害即時分析。未來建議增加夜間影像和擴增實境技術,以進一步提升辨識的全面性和實用性。 |
35 | 2024/09/24 | 無人機邊坡噴植技術研發及測試驗證 | UAV應用 | 財團法人私立長榮大學 | 邵珮琪 |
![]() |
![]() |
![]() |
![]() |
利用無人機遠端操作接近陡峭邊坡(大於60%)發射種籽子彈,有60%的沾粘成功率。雨季之後,歷經2~3個月的發芽期,成效良好。在兩個20平方公尺面積內,草本植物發芽率達到37.5%及58.5%;一個55平方公尺的面積內,木本植物覆蓋率達到0.75至2.84棵幼苗/平方公尺。本研究的結果發展出對陡峭的崩塌邊坡做植栽復原方便可用的技術,可安全有效的完成任務。 |
36 | 2024/09/03 | 非接觸式流速量測法入門 | 國外文獻導讀 | 減災監測組 | 游雅筑 |
![]() |
![]() |
![]() |
![]() |
本次導讀文章內容介紹了非接觸式流速測量技術,了解其基本概念、應用方法及實際案例。內容涵蓋多普勒雷達、圖像處理、遠端監測等技術,並探討了未來發展趨勢及其環保意義。希望透過簡明易懂的講解,幫助讀者快速掌握流速測量的核心知識及應用前景。 |
37 | 2024/08/27 | 111年農村再生成果展 | 環境與人文友善策略 | 力譔堂整合行銷有限公司 | 歐陽穎華 |
![]() |
![]() |
![]() |
以「進擊」一詞象徵「進化」 後的農村,藉由農村載體六大面向「永續生態、亮點建設、農村體驗、文化技藝、特色產業、人才培育」為展示主體,引導民眾認識更多農村再生、農業生產、農民農技的故事 | |
38 | 2024/08/20 | 坡地農村再生社區發展小(微)水力發電可行性評估 | 基礎資料調查與分析 | 國立中興大學 | 林昭遠 |
![]() |
![]() |
![]() |
![]() |
農村低碳社區是淨零排放實踐,亦是新契機。為尋找坡地農再社區小型水力發電潛能區位,透過自然環境及外部條件,優選社區小水力發電潛能場址;另考量土地權屬、饋線容量及道路可及性,評估發電潛能區位建置可行性,篩選適宜發展小水力發電場域,可為農村再生社區農電共生策略研擬之參據。 |
39 | 2024/08/20 | 基於多深度水壓觀測之自動化邊坡滑動監測預警系統之研發與現地測試 | 監測設備與災害預警 | 國立臺灣大學 | 蔡瑞彬 |
![]() |
![]() |
![]() |
![]() |
一般天然邊坡的淺層崩塌與降雨造成的孔隙水壓上升有關,本計畫核心在於如何經濟且持續地監測分層水壓變化。計畫為期兩年,第一年發展新型自動化分層水壓量測系統,第二年提出滑坡預警系統管理規則。第一年已完成系統開發,並經室內測試與現地安裝。結果顯示系統可成功監測降雨引起的地下水位變化,經改善後系統可進行長期觀測,並建立了標準安裝與使用流程。 |
40 | 2024/08/06 | 金質獎優等案例分享-埔里鎮珠仔山老樹公園生態教育園區改善工程 | 優良工程與獲獎案例 | 南投分署 | 蔡欣諭 |
![]() |
![]() |
![]() |
老樹生態教育園區是社區重要的生態教育基地,既有生態豐富,惟在出入口環境無法符合園區的環境及硬體需求,藉由這個重要的場域空間及閒置空間環境的改造,希望能提供社區照護、體驗觀光,有一個適當的休憩空間及遊憩動線。運用特殊的混凝土鋪面方式,能滿足大型車的載重及生態綠化要求,著實達到剛柔並濟的效果及需求。自然資材進行建構,採乾砌塊石作為護岸邊坡保全及樹下休憩座椅使用,既是擋牆也是休憩座椅,使整體景觀更能自然的融入整體環境,也創造拍照打卡的新景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