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料載入中
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

技術交流

每週專題討論日程
項次 日期 題目 類別 單位 導讀者 直播連結 報告書 簡報檔 摘要
151 2022/07/19 三層坪農塘及周邊綠環境營造工程 優良工程與獲獎案例 昇暉工程顧問有限公司 沈承毅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禁止改作 另開新視窗-三層坪農塘及周邊綠環境營造工程 (另開視窗) 下載檔案-三層坪農塘及周邊綠環境營造工程.pdf 三層坪農塘位於宜蘭縣大礁溪左岸,由於基地內原有一近20年之農塘因土砂淤積及破損已喪失功能,水保局臺北分局遂考量以保水、滯洪、生態、教育等面向針對三層坪農塘進行改善;完成後不僅有效供給下游兩社區之耕地用水,更因優美的景色吸引眾多遊客。本次分享將介紹三層坪農塘之設計理念與多種農塘工法。
152 2022/06/28 坡面崩塌量體引致坡面型土石流事件之量化評估方法-以高屏溪為例 基礎資料調查與分析 國立屏東科技大學 陳天健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禁止改作 另開新視窗-坡面崩塌量體引致坡面型土石流事件之量化評估方法-以高屏溪為例 (另開視窗) 下載檔案創新研究報告 下載檔案-坡面崩塌量體引致坡面型土石流事件之量化評估方法-以高屏溪為例.pdf 近年全球氣候變遷,強降雨長延時之降雨型態易於致生淺層崩塌災害。當大量崩塌土方匯合地表逕流時,崩塌型態就可能進而轉化成坡面型土石流(HDF)。本研究以高屏溪流域為研究區,建立坡面型土石流啟動之崩塌地形及量體評估模式,以提升坡面型土石流預測能力。本研究建立坡面型土石流發生之二條件,第一門檻條件: 流動長度大於70 m,集水區面積發生門檻約大於1.5公頃。第二發生門檻條件,採以發生區內崩塌面積達4000 m2,或崩塌體積達15000 m3,此一模式可獲得整體正判率達80%以上,符合實務應用需求。
153 2022/06/21 藏水於農、保土於坡-推動農地水保強化坡地韌性 水土保持教育 保育治理組 鄒佩蓉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禁止改作 另開新視窗-藏水於農、保土於坡-推動農地水保強化坡地韌性 (另開視窗) 下載公開報告 下載檔案-藏水於農、保土於坡-推動農地水保強化坡地韌性.pdf 臺灣水資源留蓄不易且從農人力老化,如何把水留在大地上,強化水資源永續利用,是本次分享主題的主軸。本局近年持續推動農塘活化、農地水保補助及韌性坡地營造等分年策略,營造具備「藏水」、「保土」、「韌性」的坡地環境,其成果促進臺灣永續發展目標之達成。
154 2022/06/21 滯洪設施各式出水口流量公式之試驗研究 基礎資料調查與分析 社團法人臺灣省水土保持技師公會 蔡易達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禁止改作 另開新視窗-滯洪設施各式出水口流量公式之試驗研究 (另開視窗) 下載檔案創新研究報告 下載檔案-滯洪設施各式出水口流量公式之試驗研究.pdf 本研究係以建立滯洪設施各式出水口之流量公式為主,其中出水口包括孔口、滯洪壩及矩形緊急溢洪口等。根據各式出水口之流動形態可以區分孔口流及堰流兩種類型,其流量公式均包含一未知之流量係數,以目前的研究水平,尚無法純粹以理論方式建立,必須利用試驗方式建立流量係數之經驗公式。為此,本研究除了通過理論方式建立各式出水口之流量基本公式外,應配合室內試驗建立流量係數之經驗公式。
155 2022/06/07 國總研專案研究報告 第64期(超外力和複合性自然災害相關危機管理研究)(第2.3節至第4章) 國外文獻導讀 技術研究發展小組 林宥伯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禁止改作 另開新視窗-國總研專案研究報告 第64期(超外力和複合性自然災害相關危機管理研究)(第2.3節至第4章) (另開視窗) 下載檔案國外技術翻譯文件 下載檔案-國總研專案研究報告 第64期(超外力和複合性自然災害相關危機管理研究)(第2.3節至第4章).pdf 複合災害已是防災重要課題,比起單一事件,不確定性與影響規模更勝以往,因應災害型態的改變,防災所應用的工具、方法也隨之與時俱進。本次導讀為各位介紹,日本國總研於2020年所進行的專案研究成果摘錄,探討現有防災經驗與技術,如何整合、評估新型態災害的不確定性。針對災害本質的歸納,探討歷史事件的異同與情境推演,藉由小組模擬架構的設計,提供各區域的防災組織關係人加以利用。
156 2022/06/07 曲折式魚道結構 優良工程與獲獎案例 安誼工程顧問有限公司 詹家賔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禁止改作 另開新視窗-曲折式魚道結構 (另開視窗) 下載檔案-曲折式魚道專利申請分享.pdf 曲折式式魚道結構,將魚道沿著河床上之橫向構造物的下游側構築,可與新建橫向構造物同時建築,或於既有橫向構造物附加建築,其中該曲折式魚道入口係連通橫向構造物上游河道流心位置,該曲折式魚道出口係連通橫向構造物下游河道流心位置,利用曲折式路徑增長流路,並在曲折式魚道中設置數個垂直流心之截水牆,截水牆溢洪口高程由上而下逐座遞減,降低高低落差使得河道中之魚類能利用魚道上溯。
157 2022/05/31 日本「土砂災害危害地圖製作指導方針」導讀 國外文獻導讀 技術研究發展小組 高百毅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禁止改作 另開新視窗-日本「土砂災害危害地圖製作指導方針」導讀 (另開視窗) 下載檔案國外技術翻譯文件 下載檔案-日本「土砂災害危害地圖製作指導方針」導讀.pdf 日本國土交通省於2005年擬定「土砂災害危害地圖製作指引和解說(草案)」,後續配合《土砂災害防治法》的修正案和各委員會的建議於2020年修訂為「土砂災害危害地圖製作指導方針」。本方針係為提供鄉鎮在製作土砂災害地圖之參考依據,及讓居民可以在平時瞭解土砂災害相關風險資訊及加深對災害的理解,一旦發生土砂災害時,則有助於疏散避難的重要工具,以減輕災害之風險與危害。
158 2022/05/31 利用雷達影像偵測強降雨引致的大型崩塌和堰塞湖 監測設備與災害預警 國立臺灣大學 胡植慶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禁止改作 另開新視窗-利用雷達影像偵測強降雨引致的大型崩塌和堰塞湖 (另開視窗) 下載檔案創新研究報告 下載檔案-利用雷達影像偵測強降雨引致的大型崩塌和堰塞湖.pdf 探討利用雷達影像技術偵測強降雨引起的大型崩塌和堰塞湖。介紹合成孔徑雷達(SAR)和合成孔徑雷達干涉(InSAR)的基本原理與應用,並評估不同雷達波段和極化方式在水體與崩塌地辨識上的效能。著重介紹如何使用開源軟體SNAP和雲端平台Google Earth Engine (GEE)進行雷達影像的分析與處理,並通過多個臺灣及日本的案例研究展示了雷達影像在堰塞湖、洪水淹沒和山崩監測方面的實用性。
159 2022/05/24 以創意實作教學引導學生開發可拆卸模組化之鋼管壩 創新科技與新興工法、材料 國立成功大學 賴悅仁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禁止改作 另開新視窗-以創意實作教學引導學生開發可拆卸模組化之鋼管壩 (另開視窗) 下載檔案創新研究報告 下載檔案-以創意實作教學引導學生開發可拆卸模組化之鋼管壩.pdf 本研究之主要目的是藉由成大水利系之「河工學」課程,引導大學生研發「可拆卸模組化之鋼管壩」,以增加模組化鋼管壩之多樣性。課程於成大水利系之創客空間及電腦教室中執行,學生分成6組(共30人)。透過3D建模、縮尺模型及小組討論等實作練習,讓學生實際觀察鋼管壩上游土砂堆積之過程,有效強化學習動機,並持續點燃學生對於「水土保持」及「土石流防災」的重視與熱情,以達到創新水土保持教育宣導之實質目的。
160 2022/05/17 3D GIS技術與應用發展基於空間科技發展智慧國土應用 數值模擬與軟體應用 藏識科技有限公司 李錦昌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禁止改作 另開新視窗-3D GIS技術與應用發展基於空間科技發展智慧國土應用 (另開視窗) 下載檔案-3D GIS技術與應用發展基於空間科技發展智慧國土應用.pdf 以智慧城市-數位孿生為目標,本土地理資訊系統(GIS)核心技術發展與獨步全球的應用開發成果介紹,以及整合物聯網(IoT)、大數據(Big Data)、高速網路(4G、5G)、建物資訊模型(BIM)與原宇宙(Metaverse)等技術所推動的加值應用說明。
Back To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