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術交流
每週專題討論日程
項次 | 日期 | 題目 | 類別 | 單位 | 導讀者 | 直播連結 | 報告書 | 簡報檔 | 摘要 | |
---|---|---|---|---|---|---|---|---|---|---|
291 | 2019/07/02 | 日本「土石流與漂流木對策指南說明」導讀 | 國外文獻導讀 | 水保局技研小組 | 陳均維 |
![]() |
![]() |
![]() |
![]() |
日本農林水產省所轄林野廳在治山防災及林業方面皆有良好且具規劃性的規劃,其中包括許多不同的技術基準,如治山技術基準、林道技術基準等。而在土石流及漂流木方面,亦有相關技術指南及解說。本次Seminar將針對林野廳之「土石流與漂流木對策指南說明」一文進行導讀,並與日本國土交通省轄下國土技術政策總合研究所發布之「砂防基本計畫制定基準(土石流及漂流木對策篇)解說」比較兩者於土石流及漂流木對策上之差異。 |
292 | 2019/06/25 | 新北烏來忠治里10.2K災害整體規劃與治理紀實 | 優良工程與獲獎案例 | 水土保持局台北分局 | 白朝金 |
![]() |
![]() |
![]() |
2015年8月蘇迪勒颱風重創新北烏來地區,其中又以台9甲10.2K忠治里大崩塌之復建工作最為棘手。由於工程難度極高,在行政院的協調下,北區水資源局委託水土保持局台北分局辦理是項工程,經過3年多的努力,由調查、規劃、治理、監測,逐一克服各項難關,如期完成。為完整記錄這次寶貴的經驗,本週seminar特別邀請台北分局白朝金課長前來分享,內容精彩可期,千萬不要錯過!!! | |
293 | 2019/06/18 | 集水區河道土砂流出量觀測系統設置及研究 | 基礎資料調查與分析 | 國立成功大學防災研究中心 | 臧運忠 |
![]() |
![]() |
![]() |
![]() |
我國過往泥砂觀測多以懸浮載量測為主,河道底床載量測則受限於水流條件及量測技術等問題,多以經驗公式或以懸浮載的一定比例推估,缺乏完整泥砂觀測數據。本計畫於現地建置管式水聲計與自動化囚砂設備,期能由現地監測站觀測資料、室內、外試驗以及成果分析,推估底床載輸砂量,作為後續土砂運移評估之參考。 |
294 | 2019/06/18 | 優遊農村評鑑方法與輔導成果 | 環境與人文友善策略 | 水土保持局 | 宋睿綸 |
![]() |
![]() |
![]() |
![]() |
農村再生執行多年,社區漸漸走向發展體驗經濟。為提升農村社區之體驗服務品質,透過建立四大指標進行農村體驗品質評鑑,提供優質多元農村體驗訊息,推薦給全國喜愛農村體驗的遊客,宣傳農村體驗好吃、好玩、好買的特色,藉以帶動國內農村活化與發展。 |
295 | 2019/06/04 | 田寮社區文學步道周邊環境營造2期工程金質獎參賽經驗分享 | 優良工程與獲獎案例 | 水土保持局台南分局 | 蔡政修 |
![]() |
![]() |
![]() |
本工程為臺灣文學與工程結合之典範工程,由臺灣詩路詩集中的情境,透過設計將埤塘活化、水圳復舊、生態保育,達到環境改造、文化傳承、景觀串聯進而觀光遊憩、人力回流、農村再生的願景,建構臺灣第一條充滿古典詩及現代詩素養的「文學步道」,除了使民眾可以漫步於歷史之軌跡中外更推廣臺灣文學讓更多人認識。 | |
296 | 2019/06/04 | 保育治理工程轉向生態復育的機會與挑戰 | 環境與人文友善策略 | 財團法人台灣生態工法發展基金會 | 陳郁屏 |
![]() |
![]() |
![]() |
水土保持局的業務,主要依循《水土保持法》的立法精神,從四大重點原則切入台灣水土保持處理與維護工作,包括保育水土資源、涵養水源、減免災害,以及促進土地合理利用等,最終在增進全體國民福祉,保障國土的永續發展。因此,保育治理工程的主要目的,可視為以人本為前提的自然永續管理。本次演講將從水保治理工程的業務目標,思考慣行工程規劃與作業如何轉向,將溪流生態的保育復育納入業務目標,提出溪流管理的轉型之路,期能實踐兼顧人與環境需求的永續價值,與各位水保先進交流指教。 | |
297 | 2019/05/14 | 社會影響力評估制度介紹及案例分享 | 優良工程與獲獎案例 | 水土保持局 | 詹智皓 |
![]() |
![]() |
![]() |
作為公部門,為有效衡量所執行政策、計畫之社會影響力,所以嘗試引入SROI(Social Return on Investment)作為衡量的方法,期待藉由社會影響力評估之過程,有益於相關專案及計畫在執行機制或內容上之持續精進。 | |
298 | 2019/05/14 | 電腦視覺初探與相關應用 | 創新科技與新興工法、材料 | 逢甲大學 | 陳穗碧 |
![]() |
![]() |
![]() |
電腦視覺是一門教機器如何「看」的科學,透過攝影機和電腦代替人眼對目標進行辨識、跟蹤和測量等,伴隨人工智慧的急速發展,電腦視覺的應用如雨後春筍般的出現,本次分享介紹電腦視覺發展進展與電腦視覺的應用實例。 | |
299 | 2019/05/07 | 土壤侵蝕及土砂運移特性研究 | 數值模擬與軟體應用 | 國立中興大學 | 王咏潔 |
![]() |
![]() |
![]() |
以阿公店水庫之青灰泥沉積土為研究材料,進行人工降雨機和水槽實驗,探討漫地流與明渠流水力學與水蝕機制,並瞭解「自源至匯」的土壤侵蝕過程。將集水區分為坡面、濱水岸,與河道/河床三個區域,進行實驗分析及模擬,提出對集水區中土壤流失與土砂運移變化之評估與模擬方法。 | |
300 | 2019/05/07 | 第一屆政府服務獎經驗分享 | 優良工程與獲獎案例 | 水土保持局南投分局 | 林可薇 |
![]() |
![]() |
本次主要為分享參加第1屆政府服務獎-整體服務類的準備歷程,藉由參賽檢視服務民眾的品質及效率,並以家人的心來替民眾營造洽公環境及資訊空間,更藉此機會凝聚同仁向心力,運用知識管理及網路科技,並結合行政流程簡化,提供更優質、更完善、更貼心的服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