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術交流
每週專題討論日程
項次 | 日期 | 題目 | 類別 | 單位 | 導讀者 | 直播連結 | 報告書 | 簡報檔 | 摘要 | |
---|---|---|---|---|---|---|---|---|---|---|
331 | 2018/10/02 | Scoops3D應用於大規模崩塌潛勢區分析-以屏東縣霧臺鄉阿禮部落及佳暮部落為例 | 數值模擬與軟體應用 | 聚禾工程顧問有限公司 | 蔣季翰 |
![]() |
![]() |
![]() |
近年由於坡地大規模崩塌的環境議題受到保育關注,在廣域的山體坡面在以往不容易全區域考量。有鑑於近年地形測繪技術與分析技術進步,本次介紹以三維邊坡分析程式(Scoops3D)分析臺灣南部山區(霧臺鄉阿禮及佳暮部落),歷史曾受過強降雨事件造成之山體滑坡災害地點作程式分析探討,介以評估山體崩塌潛勢區位、規模,進而瞭解大範圍的山體坡面穩定情形,另期以增加坡地防減災的參考。 | |
332 | 2018/10/02 | UAV輔助水保防災應用及因應遙控無人機法規之規劃 | UAV應用 | 技研小組 | 陳國威 |
![]() |
![]() |
![]() |
近年來UAV相關技術及產業發展迅速,水保局於空間資訊、災害應變及農村規劃等領域,已導入UAV空拍等作業,並期望於調查、測量、設計、施工、檢查、維護管理等工程生命週期逐步擴大應用。 | |
333 | 2018/09/18 | 潛在大規模崩塌防減災治理分享-以烏來忠治為例 | 監測設備與災害預警 | 台北分局 | 吳佳威 |
![]() |
![]() |
![]() |
新北市烏來區忠治里受2015年8月蘇迪勒颱風及9月杜鵑颱風侵襲,新北DF230土石流潛勢溪流兩側邊坡多處產生崩塌,形成土石流,造成人員傷亡、道路中斷、南勢溪濁度上升等重大損失。為謀求有效之緊急處理對策及後續整體治理規劃方案,辦理各項調查工作,以瞭解可能崩塌問題,釐清其規模、機制及潛勢。 | |
334 | 2018/09/18 | 台9甲10.2K潛在大規模崩塌治理-橫向集水管施作分享 | 監測設備與災害預警 | 台北分局 | 李明彥 |
![]() |
![]() |
![]() |
本計畫之執行,釐清崩塌機制,並謀求有效之緊急處理對策及後續整體治理規劃方案,以期儘速穩定本崩塌地,降低災害可能損失,以確保保全對象之安全。 | |
335 | 2018/09/11 | 行政院農業委員會主管計畫補助基準修正暨滯洪保水設施注意事項 | 防災科技與精進策略 | 水保局保育治理組 | 林仕修 |
![]() |
![]() |
![]() |
為落實蔡總統藏水於農之水資源政策,及主任委員在107年2月2日相關會議之裁示:「水保局的農塘具有保水蓄水功能‥,可以列為開源策略之一‥」,爰於「行政院農業委員會主管計畫補助基準」增訂「滯洪、灌溉用挖式農塘」補助項目,並將自92年以來未調整之水土保持設施等項目一併修正。 | |
336 | 2018/09/11 | 微型衛星新時代 | 遙測技術與GIS應用 | 瑞竣科技 | 龔妤蓉 |
![]() |
![]() |
![]() |
微型衛星興起,帶來更低價、即時的衛星影像,Planet Labs擁有近兩百顆微型衛星,可達到每日拍攝更新,快速顯示地表變化, | |
337 | 2018/09/04 | 無人機航拍影像在農作物災損辨識之應用成果 | UAV應用 | 農試所 | 周巧盈 |
![]() |
![]() |
![]() |
藉由農試所多年來針對災害勘災、航拍、災害影像分析等經驗進行雙邊交流,其中農作物受損災情影像判釋技術研發,內容主要是透過航拍技術研發協助農業災害勘查與鑑定,並建置易受災損作物不同生長期及受災影像光譜特性與災損程度之資料庫,供未來航拍影像災損辨識基礎,並發展半自動化影像判釋技術,透過光譜分析與影像分類,快速掌握災後作物災損面積與情況,達到縮短作業流程,節省人力與物力之效果。農試所則對於小組應用UAV拍攝成果,以3D實景建模方式,建置坡地三維空間模型,並匯入歷年調查規劃成果圖資資料,結合虛擬實境技術做細緻的成果展示相當感興趣,後續小組也將實地了解農試所試區樣態,交流拍攝手法與航線規劃設計。 | |
338 | 2018/09/04 | 集水區土砂收支數值分析模型及其應用 | 數值模擬與軟體應用 | 台中分局/研邦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黃文政/蔡易達 |
![]() |
![]() |
![]() |
![]() |
臺灣山坡地集水區水砂災害問題層出不窮,而其水砂主要來自颱風豪雨等單一較高強度降雨事件所產生的坡面崩塌與土壤侵蝕。一直以來,相關專家學者及研究單位常以集水區土砂收支來描述土砂運移情形。集水區土砂收支包含土砂侵蝕(含坡面表土侵蝕及崩塌量,以及河床土砂沖刷量)、生產(即從集水區下游出口的土砂流出量)及殘留堆積(位於在坡面和河床上的部分土砂量)等物理量所組成,且其係與時間及空間相關的開放性系統,牽扯複雜時間、空間分布特性耦合問題,必須尋求數值模擬的分析方案,並且透過合理的假設條件,將複雜的土砂運移過程,予以簡化,以求得可以反覆操作之土砂收支分析方法。 |
339 | 2018/08/21 | 頭汴坑溪中埔十號橋上游整治工程分享 | 優良工程與獲獎案例 | 水保局台中分局 | 陳政宏 |
![]() |
![]() |
![]() |
本野溪整治之理念係將安全排水、防災設計與生態結合,以保全下游道路、十座橋樑及太平區人民之生命財產安全。為保護原有生態環境,研擬各種適合現場之新工法,以多孔隙、溪床緩坡化及設置生物通道及保留兩岸自然邊坡等,特別於護岸臨水基礎區設置魚巢,創新以埋入香蕉莖方式,待其自然腐化後形成棲息空間,創造生物縱橫向移動及安全棲息之效能,營造優質生態藍帶。 | |
340 | 2018/08/21 | 利用生物礦化工法進行邊坡淺層土壤滑動防治可行性探討 | 創新科技與新興工法、材料 | 中興大學 | 陳豪吉 |
![]() |
![]() |
![]() |
目前對於自然邊坡穩定工作,常用土釘工法、灌漿工法、化學穩定工法及離子交換工法等工程技術進行改良工作。由於上述治理工法多為物理性、化學性、或機械性工法,相對的以環境友善性佳之生物科技作為改善工法,近年已受到廣泛重視。本研究即以微生物誘導碳酸鈣結晶(Microbial-induced calcium carbonate precipitation)生物工法,應用作為土壤滑動防治之工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