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料載入中
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logo

內文查詢 網站導覽

文字大小

縮小 放大 English 中文
:::

技術交流

每週專題討論日程
項次 日期 題目 類別 單位 導讀者 直播連結 報告書 簡報檔 摘要
401 2017/09/19 山坡地土地可利用限度查定之精進 基礎資料調查與分析 國立中興大學水土保持學系 林政侑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禁止改作 另開新視窗-山坡地土地可利用限度查定之精進 (另開視窗) 下載檔案-20170918 山坡地土地可利用限度查定方法之精進研究(林政侑).pdf 近年災害事件頻傳,造成多處大規模土砂災害,受限於人力、物力下,難以針對大面積受土砂災害影響之地籍進行重新查定。
402 2017/09/19 土砂災害防止相關基礎調查手冊導讀(急傾斜地編) 國外文獻導讀 水土保持局技研小組 陳振宇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禁止改作 另開新視窗-土砂災害防止相關基礎調查手冊導讀(急傾斜地編) (另開視窗) 下載檔案國外技術翻譯文件 下載檔案-20170919土砂災害防止相關基礎調查手冊導讀(急傾斜地編編)(陳振宇).pdf 常見之坡地災害可概分為「崩塌、地滑、土石流」等類型,惟台灣目前僅針對土石流建立相關災害管理與災害潛勢區域劃設機制。後續如要擴及至所有的坡地災害類型,中央與地方如何分工? 且國土計畫法之國土保育地區(第一類、第二類)後續如何劃設? 如何管理? 將是未來必須面對之問題。
403 2017/09/05 全球山崩目錄之時間與空間趨勢分析 國外文獻導讀 水土保持局技研小組 嚴曉嘉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禁止改作 另開新視窗-全球山崩目錄之時間與空間趨勢分析 (另開視窗) 下載檔案-20170905 全球山崩目錄之時間與空間趨勢分析(嚴曉嘉).pdf 地震、颱風等型態之天然災害,已有較為全面之全球監測監系統,其所追蹤記載之資料得以讓科學家以統計方式,分析研究其路徑與機制,以提供可能災害之預警。
404 2017/09/05 大溪溪鐵路橋上游治理二期工程 優良工程與獲獎案例 水土保持局臺北分局保育課 游政翰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禁止改作 另開新視窗-大溪溪鐵路橋上游治理二期工程 (另開視窗) 下載檔案-20170905 大溪溪鐵路橋上游治理二期工程(游政翰).pdf 大溪溪遭受暴漲的溪水不斷強力沖刷,造成沿岸土地流失嚴重,水土保持局臺北分局為保護當地居民、鐵路、公路,故規劃針對大溪溪分期分年整治,期以確達保護居民生命財產及各項公共設施之安全。
405 2017/08/29 東西坑溪崩塌地及野溪治理五期工程 優良工程與獲獎案例 水土保持局南投分局 吳正乾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禁止改作 另開新視窗-東西坑溪崩塌地及野溪治理五期工程 (另開視窗) 下載檔案-20170829 東西坑溪崩塌地及野溪治理五期工程(吳正乾).pdf 金質獎分類、參加資格,機關、顧問公司及廠商在金質獎參賽過程中扮演角色、工作內容,在簡報中各單位呈現內容又是甚麼。在參賽過程中工程需注意哪些,工地需注意的重點又在哪...工程?工地?
406 2017/08/29 多層式水土感測技術在集水區整治與水庫減淤的應用 創新科技與新興工法、材料 台禹監測科技(股)公司 莊旭楨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禁止改作 另開新視窗-多層式水土感測技術在集水區整治與水庫減淤的應用 (另開視窗) 下載檔案-20170829 多層式水土感測技術在集水區整治與水庫減淤的應用(莊旭楨).pdf 在極端氣候時代,超強降雨致土石沖刷加劇,泥砂隨著雨水進入溪流,令土石遷移及水庫淤積,從而有集水區整治與水庫減淤的需求。
407 2017/08/08 空間資訊創新應用:UAV影像技術加值分析 UAV應用 水土保持局技研小組 劉維則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禁止改作 另開新視窗-空間資訊創新應用:UAV影像技術加值分析 (另開視窗) 下載檔案-空間資訊創新應用:UAV影像技術加值分析.pdf 近年來無人飛行載具已廣泛應用於許多領域中,透過UAV影像技術加值後,不僅可做成3維的模型提升分析模擬效益,更能將拍攝影像分析結果用來建構二維水理數值模式的基礎,模擬分析結果將可作為水利防災在管理上的參考。
408 2017/08/08 地表振動紀錄應用於坡地崩塌災害警戒資訊之研究 基礎資料調查與分析 國立成功大學地球科學系 林冠瑋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禁止改作 另開新視窗-地表振動紀錄應用於坡地崩塌災害警戒資訊之研究 (另開視窗) 下載檔案-1060808 地表振動紀錄應用於坡地崩塌災害警戒資訊之研究(林冠瑋).pdf 降雨引致大規模崩塌已成為近年來防災工作的新挑戰,藉由地震站所記錄到崩塌作用引致的地表振動,便可以獲得崩塌發生時間等資訊,進一步應用於進行降雨條件的分析。本研究針對2005年至2014年間的颱風事件,判釋出62個崩塌之地動訊號。藉由崩塌發生的時間資訊,並配合各項降雨資料,進行崩塌發生之降雨條件統計。分析結果得到降雨門檻公式(I - 1.04) D = 452mm能反映出大規模崩塌的降雨條件,可做為制定崩塌警戒基準之參考。
409 2017/07/25 集水井工法於崩塌地地下排水有效性精進-梅花地滑區整治調查及設計為例 創新科技與新興工法、材料 青山工程顧問股份有限公司 陳昭維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禁止改作 另開新視窗-集水井工法於崩塌地地下排水有效性精進-梅花地滑區整治調查及設計為例 (另開視窗) 下載檔案-集水井工法於崩塌地地下排水有效性之精進-1060725.pdf 大規模崩塌地的崩滑機制大部分與特殊的地質條件及豐沛的地下水有關。特殊的地質條件不易加以改變,但導排崩塌區豐沛地下水以達到邊坡穩定目的為相對可行之方式,常見的地下排水工法包括水平集水管、大口徑集水井等。坡地地下水的流動路徑具有高度不確定性,在未經詳細調查規劃之情況下貿然施作大口徑集水井,甚至有可能無法排出地下水而無效,故如何提昇集水井工法的地下排水有效性,實為深層邊坡穩定處理之重要課題。
410 2017/07/18 法國伊澤爾河(Isere)上游洪水控制區域改善計畫 國外文獻導讀 水土保持局治理組 陳均美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禁止改作 另開新視窗-法國伊澤爾河(Isere)上游洪水控制區域改善計畫 (另開視窗) 下載檔案-20170718 法國伊澤爾河(Isère)上游洪水控制區域改善計畫(陳均美).pdf 近年來台灣基於對生態系統日漸重視,工法導向落實生物多樣性及環境永續發展為主軸,本次介紹地理環境與臺灣迥異的法國治理案例,萃取其歐式防洪新思維、人水共生共存、尊敬生態之三大精神,以豐富國內工程治理資料庫。案例為坐落在法國東南方阿爾卑斯山脈地區伊澤爾河(ISERE),介紹為減少該區域洪氾問題,所開發出當地居民所認同的工法,包括洪水控制區域、休閒護岸、腹地補償、魚道重現等簡介。
Back To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