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料載入中
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

技術交流

每週專題討論日程
項次 日期 題目 類別 單位 導讀者 直播連結 報告書 簡報檔 摘要
391 2018/03/06 FEWS_Taiwan發展與應用 數值模擬與軟體應用 方圖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沈志全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禁止改作 另開新視窗-FEWS_Taiwan發展與應用 (另開視窗) 下載檔案-FEWS_Taiwan 發展與應用.pdf 在環境災害監測、模擬預報與分析研判流程,需要整合與介接大量不同的資料來源與模式及成果。如何讓相關的資料處理與模式整合串接流程可以透過標準化的方式提供完整的資訊內容。在本次介紹過程中將由使用者角度說明,自2002年導入台灣的FEWS_Taiwan系統。由淡水河流域洪水預報模式整合成果,逐漸推展至全台水文氣象與模式整合過程,與面臨的資料串接與模式整合過程的問題與解決方式。並且說明透過開放架構進行跨國合作的方式與趨勢。
392 2018/03/06 加勁擋土牆面變形預測與可靠度分析 數值模擬與軟體應用 國立暨南國際大學 林柏宏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禁止改作 另開新視窗-加勁擋土牆面變形預測與可靠度分析 (另開視窗) 下載檔案-加勁擋土牆面變形預測與可靠度分析.pdf 本簡報的重點在於預測加勁擋土牆牆面變形,擋土牆是大地工程基礎建設中
393 2018/02/06 淺談國土計畫法對水土保持業務之影響 防災科技與精進策略 水土保持局綜合企劃組 王兆文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禁止改作 另開新視窗-淺談國土計畫法對水土保持業務之影響 (另開視窗) 下載檔案-國土計畫法對水土保持及大規模崩塌區之影響及其因應策略.pdf 國土計畫法於104 年12 月18 日三讀通過,並於105 年1 月6 日總統令公布,未來全國國土計畫將取代現行全國區域計畫,過去我國較缺乏管理全國性空間規劃之相關法規,多半皆為區域空間整體規劃為主,較少提及全國性之規劃,國土計畫法主要為透過將各個地區,依照性質作使用分區,再依照地區特性,訂定合適之空間管制原則,藉以達到國土保育及空間發展永續性之目的。
394 2018/02/06 105年職業安全衛生優良公共工程-佳作獎-三灣大河底野溪整治二期工程 優良工程與獲獎案例 豐得工程顧問有限公司 陳重宏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禁止改作 另開新視窗-105年職業安全衛生優良公共工程-佳作獎-三灣大河底野溪整治二期工程 (另開視窗) 下載檔案-1573089688209431.pdf 職業安全衛生法的目的在防止職業災害發生,保障工作者安全及健康,隨著工程技術之不同、投入公共工程之團體日趨國際化,因此所預防之危害亦不同。
395 2018/01/16 日本「河川砂防技術基準簡介暨調查篇第10章災害調査」導讀 國外文獻導讀 水土保持局技研小組 陳國威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禁止改作 另開新視窗-日本「河川砂防技術基準簡介暨調查篇第10章災害調査」導讀 (另開視窗) 下載檔案國外技術翻譯文件 下載檔案-河川砂防技術基準簡介暨調查篇第10章災害調査 導讀-v3.pdf 日本「河川砂防技術基準」乃是從流域的觀點,適當地管理國土重要構成要素的土地與水,而針對河川、砂防、地滑、陡坡等實施相關調查、計畫、設計與維護管理所必要之技術性事項訂定基準,將技術體系化,並提升其水準。該技術基準分為調查編、計畫編、設計編、維持管理編。
396 2018/01/16 社區防災討論技法-四面會議介紹 水土保持教育 國立暨南國際大學 土木工程學系 林怡資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禁止改作 另開新視窗-社區防災討論技法-四面會議介紹 (另開視窗) 下載檔案-四面會議的技法_水保局分享_林怡資_20180116.pdf 該怎麼凝聚共識與解決防災社區持續經營的問題,四面會議或許可以做為目前台灣社區防災的操作反思。該機制是由寺谷篤志在日本鳥取縣智頭町的幾十年的地域實踐經驗中成形,是一個落實社區共識覺,引導參與者從思考到執行的方法,可以按照順序逐步解決難題的結構。通過身邊小的“起事”出發,進而解決難題的過程,在過程中逐步施作步驟具體化,讓參與者在參與過程中融合為共同體,並討論出能將計畫落實的方案。
397 2018/01/09 日本「綜合土砂管理之調查」導讀 國外文獻導讀 水土保持局技研小組 嚴曉嘉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禁止改作 另開新視窗-日本「綜合土砂管理之調查」導讀 (另開視窗) 下載檔案國外技術翻譯文件 下載檔案-20180109綜合土砂管理調查導讀(嚴曉嘉).pdf 土砂相關課題會在山區、平原、河口.海岸等不同區域,以各式各樣的型態出現。實務上研究土砂課題常以個別區域持續調查進而管理治理,以阻止各區域內土砂問題嚴重化。
398 2018/01/09 InSAR 在水土保持與坡地防災上之應用 數值模擬與軟體應用 中國文化大學 陳柔妃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禁止改作 另開新視窗-InSAR 在水土保持與坡地防災上之應用 (另開視窗) 下載檔案-InSAR 在水土保持與坡地防災上之應用.pdf 全球自然災害頻傳,臺灣位於亞熱帶季風區、活躍的造山帶且地質材料破碎,經年累月受到颱風及地震等之侵襲,全島總面積佔70%以上的山坡地,多數位於高災害風險區。鑑於莫拉克風災,國內相關單位逐年投入大量資源提升水土保持與坡地災害防治能力,突顯由潛在大規模崩塌轉換成劇變式山崩的重要性。目前研判大規模崩塌潛勢區多採用空載光達判釋地形特徵,輔以野外現勘評估其崩塌機制及潛在危害程度,並透過各種地表及井下變形觀測系統,進行觀測大規模崩塌之活動特性。唯缺乏區域尺度之長期地表地形變化,進而分析系統性地表變形特徵,評估大規模崩塌潛勢區位之地質概念模式。雷達為主動式微波遙測技術,獲取地表特徵物的回波強度(地表特徵、類型、粗糙度及含水量)及相位(感測器與目標物之間的距離)資訊。近年來雷達衛星影像分析技術之突破,即運用其全天候、高解析度和連續空間覆蓋的優勢,有效地快速產置山區大範圍地表變形測量資料,已被廣泛地應用於坡地工程快速調查研究與災害防治工作。多時序合成孔徑雷達干涉技術(Multi-temporal Interferometry SAR, MT-InSAR)有別傳統合成孔徑雷達干涉技術,在雷達衛星影像期程內,具體掌握時間序列之地表變形速率,配合空載光達LiDAR 分析地表變形特徵,透過整合其他觀測資料,有效地提供山坡地後續水土保持與坡地防災資訊。
399 2018/01/02 日本土砂災害防止法相關基礎調查手冊導讀(地滑篇) 國外文獻導讀 水土保持局技研小組 陳振宇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禁止改作 另開新視窗-日本土砂災害防止法相關基礎調查手冊導讀(地滑篇) (另開視窗) 下載檔案國外技術翻譯文件 下載檔案-20180102土砂災害防止相關基礎調查手冊導讀(地滑編)(陳振宇).pdf 日本自2000年土砂災害防止法施行後,已建立完整之「崩塌、地滑、土石流」等土砂災害警戒區域(黃區)及特別警戒區(紅區)之基礎調查與劃設機制。其中岩手縣編訂之「土砂災害防止相關基礎調查手冊」,分為「共通編、崩塌編、土石流編、地滑編」四冊,內容完整詳實,可供國內建立相關調查手冊參考。前三次系列導讀(2017/3/14、2017/6/27、2017/9/19)已完成共通編、土石流編及崩塌篇,本次導讀將針對地滑編進行介紹。
400 2018/01/02 土砂災害空間資訊建置分析執行成果分享 遙測技術與GIS應用 水土保持局土石流防災中心 嚴科偉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禁止改作 另開新視窗-土砂災害空間資訊建置分析執行成果分享 (另開視窗) 下載公開報告 下載檔案-1070102土砂災害空間資訊建置分析執行成果分享.pdf 為減少災害發生或防止災害擴大,水土保持局依據災害防救法進行災害防救上必要資料之觀測、蒐集、分析,並建置有土砂災害空間資訊系統。為充實相關資料,水保局強化各種遙測影像之處理與判釋,提升UAV空拍能力,並利用歷史崩塌分析土石流潛勢溪流變遷,同時應用遙測資料進行預警評估研究,提昇防災預警能力,提升對坡地防災資訊之分析研判能力。
Back To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