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術交流
每週專題討論日程
| 項次 | 日期 | 題目 | 類別 | 單位 | 導讀者 | 直播連結 | 報告書 | 簡報檔 | 摘要 | |
|---|---|---|---|---|---|---|---|---|---|---|
| 391 | 2018/06/05 | 日本「防砂相關設施耐用年限延長計畫指導方針」導讀 | 國外文獻導讀 | 水保局台南分局 | 侯統昭 |
|
|
|
|
在日本或台灣,防砂相關設施皆是具有土砂災害防治機能的重要社會資本,而近年天然災害頻繁而使這類設施逐年增加,亦或使既有設施長期使用下而降低機能。為防止防砂相關設施的機能降低,並能維持及確保一定的性能,防砂相關設施管理者應當制定耐用年限延長計畫且確實負起執行之責任,定期檢查做好事先掌握機能及性能的狀況,以利日後準確實施相關維護、修繕、改建、更新等因應對策,確保其能持續發揮效益,有效保全人民生命財產安全 |
| 392 | 2018/06/05 | 敏感區位災害防治經驗分享-以地層下陷為例 | 防災科技與精進策略 | 成功大學水工所 | 丁崇峰 |
|
|
|
本簡報將分享成大水工試驗所擔任經濟部水利署地層下陷防治業務幕僚,透過現場調查及資料整合、關鍵課題解析、研擬專案計畫及政策檢討,以及成果推廣與交流等各階段推動經驗。 | |
| 393 | 2018/05/22 | 數值方法中植物對大氣循環的影響 | 數值模擬與軟體應用 | 波昂大學 | 盧彥森 |
|
|
|
經由地球系統的摸擬,我們可以了解水循換與能量循環是如何在土壤-植披-大氣的連續性中造成影響。植物在地球系統中藉由參數化對系統產生交互反應,本研究探討模擬中植物是如何影響到地表的渦動通量,以及其對地下水的交互影響,並簡介德國國科會補助的SFB/TR32計畫。 | |
| 394 | 2018/05/22 | 結合系集降雨預報之坡面崩塌警戒模式開發 | 監測設備與災害預警 | 颱洪中心 | 何瑞益 |
|
|
|
準確的降雨預報技術和淺層崩塌模擬能力,是坡地崩塌預警減災的重要環節。研究中分別採用雷達同化之降雨預報技術與系集降雨預報之資料,並以地形性水文模式與無限邊坡穩定分析理論為基礎,建置物理型淺層崩塌預警模式,分析降雨強度對於飽和水位之變化,進而計算集水區中邊坡安全係數,藉此判斷未來1至6小淺層崩塌災害可能發生與否。本討論將針對相關技術與模式進行簡介,並以真實災害案例進行探討。 | |
| 395 | 2018/05/15 | 日本「砂防基本計畫制定基準(土石流及漂流木對策篇)解說」導讀 | 國外文獻導讀 | 技術研究發展小組 | 陳均維 |
|
|
|
|
日本於土砂災害防治上有豐富的經驗,其中隨著豪雨所帶來之土石流災害亦為其重點經驗之一。而此基準是為了防止土石流與土砂同時流出的漂流木等所造成之土砂災害,並以「河川砂防技術基準 計畫篇」中所示之技術事項為基礎,說明土石流與漂流木對策的基本概念及其作為準則的最低限度事項等等。本導讀希望藉由此基準之介紹,精進國內對土石流伴隨漂流木所造成災害相關處理計畫之知識等等。 |
| 396 | 2018/05/15 | 陣列式光柵光纖感測與即時解算系統 | 創新科技與新興工法、材料 | 中央研究院 | 郭志禹 |
|
|
|
以光纖光柵感測器設計與現場監測原理而言,此技術具有耐候佳、抗雷及電磁干擾的特點,適宜應用於嚴苛環境之中,此外,光柵感測器可進行串接,實現陣列式或分佈式的監測。然相對於電子技術,串接的光柵感測器需以各光柵反射光波波長(頻率)來定義感測器及與率定曲線進行物理量解算,在本討論中,將介紹物理原理與系統架構,並以宜蘭太平山林道13km處監測深層山崩潛勢區之深層地下水壓以及外海測風塔動態量測為例,簡介監測成果。 | |
| 397 | 2018/05/08 | 日本「堰塞湖監視技術手冊」導讀 | 國外文獻導讀 | 技術研究發展小組 | 吳振佑 |
|
|
|
|
日本在面對土砂災害上有豐富的經驗,其中針對崩塌所造成阻塞河道的堰塞湖型災害,有一套完整的標準作業流程,經過2004年與2008年在日本境內發生的堰塞湖災害後,發覺在堰塞湖監視技術上尚有缺失,所以決定彙整過去處理完成的事件,將發生堰塞湖災害事件時,所需要準備的設備、使用性能的測試與監視所需要注意的重點等等,集結成一本參考手冊,而台灣過去也發生過幾起重大堰塞湖事件,在監視技術上應該能參考日本的經驗,來精進國內面對相同災害的處理流程,甚至可以擬訂屬於台灣的監視技術相關設備檢驗的參考手冊。 |
| 398 | 2018/05/08 | 土砂災害防止法導讀 | 國外文獻導讀 | 水土保持局治理組 | 詹坤哲 |
|
|
|
|
日本地理環境為河流長度偏短、河川流域小且落差大,人口過度集中分佈於流域周圍,因此為防範河川流域土砂災害1897年(明治30年)頒佈防止土砂流出之「砂防法」,後續因應災害類型分別公布地滑防止法、陡坡地崩塌災害防止法等,更以1999年(平成12年)土砂災害防止法進行軟體防災,透過初步探討,相信能粗淺觀看其中許多流域綜合治理、防災警戒等概念或想法,並作為我們未來規劃時的借鏡。 |
| 399 | 2018/04/24 | 中苗地區農塘保水優化調查執行經驗分享 | 優良工程與獲獎案例 | 水土保持局台中分局 | 莊志展 |
|
|
|
農塘兼具灌溉、滯洪、保水、沉砂等多元功能,然因社會經濟結構的改變,其功能亦隨之降低。有鑑於此,分局於105~106年間針對轄區內水庫集水區為優先調查對象,針對農塘的構型資料、使用狀況、區位條件、鄰近環境景觀及周圍環境人文、生活、社會、產業發展關係進行盤點,以作為後續農塘優化及活化推動之參考。 | |
| 400 | 2018/04/24 | 運用時雨量估算降雨沖蝕指數 | 基礎資料調查與分析 | 國立屏東科技大學 | 李明熹 |
|
|
|
近年來由於極端降雨事件頻繁,台灣已有降雨日數減少且降雨集中之趨勢,又因通用土壤流失公式(USLE)中降雨沖蝕指數之計算需要三十分鐘或更短延時的雨量資料,而許多地區缺乏短延時的雨量資料,因此本研究運用時雨量資料推估降雨沖蝕指數之方法,瞭解降雨量與降雨沖蝕指數之關係,建立台灣地區降雨沖蝕指數各因子轉換係數,並分析其時間與空間變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