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料載入中
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

技術交流

每週專題討論日程
項次 日期 題目 類別 單位 導讀者 直播連結 報告書 簡報檔 摘要
371 2018/09/04 集水區土砂收支數值分析模型及其應用 數值模擬與軟體應用 台中分局/研邦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黃文政/蔡易達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禁止改作 另開新視窗-集水區土砂收支數值分析模型及其應用 (另開視窗) 下載公開報告 下載檔案-20180831「集水區土砂收支數值分析模型及其應用」蔡易達.pdf 臺灣山坡地集水區水砂災害問題層出不窮,而其水砂主要來自颱風豪雨等單一較高強度降雨事件所產生的坡面崩塌與土壤侵蝕。一直以來,相關專家學者及研究單位常以集水區土砂收支來描述土砂運移情形。集水區土砂收支包含土砂侵蝕(含坡面表土侵蝕及崩塌量,以及河床土砂沖刷量)、生產(即從集水區下游出口的土砂流出量)及殘留堆積(位於在坡面和河床上的部分土砂量)等物理量所組成,且其係與時間及空間相關的開放性系統,牽扯複雜時間、空間分布特性耦合問題,必須尋求數值模擬的分析方案,並且透過合理的假設條件,將複雜的土砂運移過程,予以簡化,以求得可以反覆操作之土砂收支分析方法。
372 2018/08/21 頭汴坑溪中埔十號橋上游整治工程分享 優良工程與獲獎案例 水保局台中分局 陳政宏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禁止改作 另開新視窗-頭汴坑溪中埔十號橋上游整治工程分享 (另開視窗) 下載檔案-中埔十號橋.pdf 本野溪整治之理念係將安全排水、防災設計與生態結合,以保全下游道路、十座橋樑及太平區人民之生命財產安全。為保護原有生態環境,研擬各種適合現場之新工法,以多孔隙、溪床緩坡化及設置生物通道及保留兩岸自然邊坡等,特別於護岸臨水基礎區設置魚巢,創新以埋入香蕉莖方式,待其自然腐化後形成棲息空間,創造生物縱橫向移動及安全棲息之效能,營造優質生態藍帶。
373 2018/08/21 利用生物礦化工法進行邊坡淺層土壤滑動防治可行性探討 創新科技與新興工法、材料 中興大學 陳豪吉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禁止改作 另開新視窗-利用生物礦化工法進行邊坡淺層土壤滑動防治可行性探討 (另開視窗) 下載檔案-水保局簡報資料.pdf 目前對於自然邊坡穩定工作,常用土釘工法、灌漿工法、化學穩定工法及離子交換工法等工程技術進行改良工作。由於上述治理工法多為物理性、化學性、或機械性工法,相對的以環境友善性佳之生物科技作為改善工法,近年已受到廣泛重視。本研究即以微生物誘導碳酸鈣結晶(Microbial-induced calcium carbonate precipitation)生物工法,應用作為土壤滑動防治之工法。
374 2018/08/14 質點影像量測技術之應用 創新科技與新興工法、材料 技術研究發展小組 林家興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禁止改作 另開新視窗-質點影像量測技術之應用 (另開視窗) 下載檔案-1070814質點影像量測技術之應用.pdf 近年來將PIV技術應用於現地河川表面流速量測,其好處為可以得到河川高空間解析、即時流況特性(流向與流速分布),且遠端操作及完全數位化,可避免測量儀器毀損及量測人員受傷風險。
375 2018/08/14 水土保持工程參加公共工程金安獎及大地工程技術創新獎心得分享 和南巷野溪(高市DF071)災害復建二期工程 優良工程與獲獎案例 水保局台南分局 石明隴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禁止改作 另開新視窗-水土保持工程參加公共工程金安獎及大地工程技術創新獎心得分享 和南巷野溪(高市DF071)災害復建二期工程 (另開視窗) 下載檔案-1070814(簡報)技研小組分享--水土保持工程參加大地工程技術創新獎及公共工程金安獎經驗分享.pdf 「和南巷野溪(高市DF071)災害復建二期工程」自設計階段即致力於執行職業安全衛生之完整性,除符合法規規定外,更有諸多創新研發之作為,獲得金安獎評審委員肯定。在大地工程技術創新獎部分,本工程則導入大規模崩塌治理理念,以土砂觀測及收支模式評估論述,獲得評審委員青睞。
376 2018/08/07 水土保持教育宣導計畫 水土保持教育 水保局南投分局 吳博軒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禁止改作 另開新視窗-水土保持教育宣導計畫 (另開視窗) 下載公開報告 下載檔案-20180807水土保持教育宣導計畫.pdf 教育宣導計畫主要內容為幾大項 1.校園向下紮根活動 2.志工管理與培訓 3.教具教材開發 4.媒體宣傳 等多項水保宣導事項,藉由培訓志工、開發水保教材,讓志工帶著教材進入校園宣導,與小朋友同樂,於活動過程了解水土保持的重要性,達到寓教於樂的精神。
377 2018/08/07 坡地生態圖資暨NGO溝通平台建置-以臺中苗栗地區為例 環境與人文友善策略 水保局台中分局 陳宗楠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禁止改作 另開新視窗-坡地生態圖資暨NGO溝通平台建置-以臺中苗栗地區為例 (另開視窗) 下載檔案-20180807中苗圖資暨NGO平台以台中苗栗為例.pdf 近年來民眾及NGO團體對生態環境保護日益重視,基於此,水土保持局臺中分局106年度起擬定三項工作:生態資源資訊之蒐集與中苗地區坡地生態圖層建置;生態課題彙整與在地社群建立夥伴關係及溝通管道;示範工程操作。預期讓治理工作在測設及施工時,更能降低對生態環境之衝擊,並貼近民眾與NGO之認知。
378 2018/07/24 地形開闊度於三維地形圖與GPS測量之應用 遙測技術與GIS應用 國立中興大學 蕭宇伸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禁止改作 另開新視窗-地形開闊度於三維地形圖與GPS測量之應用 (另開視窗) 下載檔案-20180724水保局演講.pdf 本研究提出兩種地形開闊度之計算方法(平均法與八方位法),來分析地形開闊度在三維地形圖與GPS測量中之應用。地形開闊度為近20年所提出之重要地形因子,目前多使用於繪製三維地形圖中。本研究不僅對平均法與八方位法之地形開闊度值計算方式加以詳細說明,並分析兩種不同地形開闊度算法在自製三維地形圖中之差異,除此之外,也探討地形開闊度值與GPS定位精度之關係,提供GPS測站點位設置之參考依據。
379 2018/07/24 概談地質雲架構及瞬時大流量因應之道—以土壤液化網站上線為例 防災科技與精進策略 中央地質調查所 邵屏華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禁止改作 另開新視窗-概談地質雲架構及瞬時大流量因應之道—以土壤液化網站上線為例 (另開視窗) 下載檔案-概談地質雲架構及瞬時大流量因應之道—以土壤液化網站上線為例.pdf 一個系統架構的良窳,攸關後續資訊系統的所有發展。地質雲係由地調所帶領廠商自行研究開發之雲端應用系統,主要以雲端架構打造地質資訊系統之及半通用式之地理資訊平臺系統。由於基底完全由W3C規範打造之雲端串流架構,故就各項雲端空間資訊系統開發,將不受各種現有坊間之套裝軟體(solution)之各種可能限制。完成之雲端開發平臺服務(PaaS),將可以在極短時間內開發成具高可用度之雲端軟體服務(SaaS)。本次探討之土壤液化網站即為該應用之經典案例。
380 2018/07/17 可調控式防砂設施實例分享 創新科技與新興工法、材料 水保局台南分局 林正源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禁止改作 另開新視窗-可調控式防砂設施實例分享 (另開視窗) 下載檔案-20180717可調控式防砂設施實例分享(林正源).pdf 東庄溪為高市DF082土石流潛勢溪流,集水面積397公頃,舊壩上游段300公尺平均坡度5.7%,粒徑平均約10~60cm長徑30%為頁岩,聚落週邊崩塌地約10處,崩塌面積合計約4.7公頃,集水區不穩定土砂尚有66,080m3, 103年前設置防砂設施已發揮攔阻部分土砂功效,107年分局設置可調控式防砂設施在防止過量土砂下移,同時考量災時過境土砂量減緩,可遭受強烈質疑危害野溪生態連續性及土砂平衡。
Back To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