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料載入中
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

技術交流

每週專題討論日程
項次 日期 題目 類別 單位 導讀者 直播連結 報告書 簡報檔 摘要
151 2022/11/15 應用開源分布式降雨逕流模式推估土石流潛勢溪流之流量 – 以中港溪與後龍溪為例 數值模擬與軟體應用 國立臺北科技大學 張哲豪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禁止改作 另開新視窗-應用開源分布式降雨逕流模式推估土石流潛勢溪流之流量 – 以中港溪與後龍溪為例 (另開視窗) 下載檔案-應用開源分布式降雨逕流模式推估土石流潛勢溪流之流量 – 以中港溪與後龍溪為例.pdf 在面對土石流潛勢溪流災害問題時,有效了解降雨事件發生前後,流域集水區的降雨(降雨強度、累積降雨量)及流量的時間空間分布情況。可以協助研究人員了解土石流潛勢溪流發生可能的原因。並且進一步針對災害防治與改善提出可能的評估方案。因此有效掌握降雨量與流量資訊,有助於對於災害事件的掌握。
152 2022/11/15 大規模崩塌與地形特性以及地下水分布關聯之研究 基礎資料調查與分析 國立成功大學 戴義欽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禁止改作 另開新視窗-大規模崩塌與地形特性以及地下水分布關聯之研究 (另開視窗) 下載檔案創新研究報告 本研究以橢圓-理想曲面法(橢球法),進行初步估算大規模崩塌潛勢區域可能之崩塌滑動面、範圍、崩塌量體以及對應之邊坡安全係數。其得以整合所設置邊坡穩定相關現場監測系統蒐集之資料,如地下水監測井之水位、傾斜儀滑動深度、GPS地表位移範圍 等,作為各式可能情境之依據,並探討崩塌後續可能的土沙運移行為與路徑。
153 2022/11/01 預鑄塊石、塊石模組及固床結構 優良工程與獲獎案例 社團法人臺灣省水土保持技師公會 蔡易達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禁止改作 另開新視窗-預鑄塊石、塊石模組及固床結構 (另開視窗) 下載檔案-預鑄塊石、塊石模組及固床結構.pdf 近年來,生態及環境保護已有具體共識,水土保持各項工程設施於規劃、設計及施工等過程均必須配合生態檢核機制,提出降低生態環境衝擊之環境友善措施,兼顧安全與生態的效益。因此,將傳統工程設施融入植生基盤,透過植生覆蓋作為遮蔽,使露出的混凝土材質變少,同時提高設施表面的粗糙度、多孔性及撓曲性等,已逐漸成為水土保持工程設施之核心思維。為此,本研究以固床工為對象,通過創新的預鑄技術及工法,研發並實際應用在野溪工程中,不僅在施工上取得節省人力、縮短工程、降低成本、減少天候影響、提高工程品質等優勢,同時在生態上營造多孔、透水、植生、柔性、粗糙、景觀等多項特點。
154 2022/11/01 推動花蓮縣空間資訊發展及跨域應用之經驗分享 遙測技術與GIS應用 花蓮縣政府建設處 彭子浩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禁止改作 另開新視窗-推動花蓮縣空間資訊發展及跨域應用之經驗分享 (另開視窗) 下載檔案-推動花蓮縣空間資訊發展及跨域應用之經驗分享.pdf 「花蓮縣地理資訊整合應用系統」是費時10年建置的花蓮縣空間大數據平台,透過空間資訊之整合應用,提升了跨機關(單位)間的溝通效率,也大幅降低民眾查找多元公務資訊的門檻,已成功扮演公部門與民眾之間的重要溝通橋樑。
155 2022/10/18 地滑:水文地質和排水修復方法 國外文獻導讀 技術研究發展小組 莊承穎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禁止改作 另開新視窗-地滑:水文地質和排水修復方法 (另開視窗) 下載檔案國外技術翻譯文件 下載檔案-1111018地滑-水文地質和排水修復方法指南.pdf 瑞士許多地區都受到地滑的影響,若邊坡土體突然加速常導致嚴重的損害。根據前人對於邊坡穩定性的研究表示,地下水為誘發邊坡失穩之關鍵因素之一,若能減少地下水的影響,應能有效減緩地滑。該指南說明改變地下水文的可行性措施,並介紹邊坡排水相關的補救及整治工程的實例,以減少邊坡可能的危害。
156 2022/10/04 台灣的歷史地震 水土保持教育 國立自然科學博物館 鍾令和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禁止改作 另開新視窗-台灣的歷史地震 (另開視窗) 台灣是個地震頻繁的島嶼,兩個禮拜前東部的地震( 0917關山地震與0918池上地震),只是幫大家喚醒或許已被遺忘許久的記憶,而每一次的地震事件都告訴我們一些經驗。台灣的歷史地震紀錄帶該從明朝末年開始約有400年,而有地震儀觀測大約130年。從這些紀錄我們知道約15-40年就有一個規模7以上的地震事件,平均每18.1年就有一起死傷超過百人的地震事件。藉由分析過去的大地震事件,希望能提供多一點的地震資訊,也能為未來防災準備的參考。
157 2022/10/04 人工智慧於短延時降雨預測之應用 數值模擬與軟體應用 國立臺灣大學 汪立本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禁止改作 另開新視窗-人工智慧於短延時降雨預測之應用 (另開視窗) 下載檔案-人工智慧於短延時降雨預測之應用.pdf 汪立本博士2012年畢業於倫敦帝國理工學院土木與環境工程學系,後於英國、比利時從事博士後研究、參與數個歐盟都市防災相關計畫,於2020年回台任職於國立台灣大學土木工程學系。汪博士專長領域為氣象水文學、主要研究題目為高解析度時空降雨模擬,相關應用包括短延時雷達降雨預測、多來源降雨資料融合及模擬氣候變遷對於區域降雨特性之影響。
158 2022/09/27 明霸克露橋災害頻傳原因探究-以土石流、水理、輸砂數值模擬觀點切入 數值模擬與軟體應用 技術研究發展小組 蔡宗賢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禁止改作 另開新視窗-明霸克露橋災害頻傳原因探究-以土石流、水理、輸砂數值模擬觀點切入 (另開視窗) 下載檔案-明霸克露橋災害頻傳原因探究-以土石流、水理、輸砂數值模擬觀點切入.pdf 2009年莫拉克颱風重創南台灣,造成山區多處崩塌及土石流災情,更讓山區河道堆積大量土石,造成每逢豪雨就有嚴重土砂問題,位於南橫公路上的明霸克露橋,是高雄桃源山區復興、拉芙蘭、梅山等3個里對外唯一通路,八八風災後,位於橋上游玉穗溪發生大規模崩塌,崩塌土砂亦在玉穗溪形成堰塞湖,堰塞湖潰決後,大水挾帶大量土砂沖毀橋梁,並造成河道大量土石堆積,河床整體抬升,為了確保民眾通行,橋梁越建越高,新建鋼便橋甚至高於舊橋達18公尺之多,足見本處土砂淤積的嚴重性,目前新建鋼便橋朝加高,強度更強方式做設計,但未來能否抵抗土砂威脅仍是未知數,本次將從崩塌後土石流、堰塞湖潰決以及河道輸砂數值模擬觀點作探討,初步探索玉穗溪土砂運移問題,以及評估明霸克露橋未來是否還有潛藏的斷橋危機?
159 2022/09/20 臺東縣大武鄉大鳥部落大規模崩塌潛勢特性與工程減災策略研究 基礎資料調查與分析 立邦工程技術顧問有限公司 王姵兮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禁止改作 另開新視窗-臺東縣大武鄉大鳥部落大規模崩塌潛勢特性與工程減災策略研究 (另開視窗) 下載公開報告 下載檔案-臺東縣大武鄉大鳥部落大規模崩塌潛勢特性與工程減災策略研究.pdf 臺東南方沿海大鳥部落於2009年8月莫拉克颱風期間,部落邊坡大規模崩塌並形成土石流,掩埋14戶民宅。風災後經整體土石流災害復建工作已獲防災成效,但部落後方邊坡長期監測顯示厚層土體具持續滑動徵象,這幾年循跡歷史災害,透過可能滑動弱面判釋進行地質鑽探與各種地球物理探測,輔助長期坡地監測;掌握本區降雨促使地下水位抬升且不易洩降特性,雨季期間邊坡深層滑動面形成水脈通道促使地層位移,經長期調查監測成果評估,據以佈設大口徑集水井以有效導排深層地下水穩定邊坡。
160 2022/09/20 台灣愛玉產業輔導成果 優良工程與獲獎案例 台北分局農村營造課 吳鴻業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禁止改作 另開新視窗-台灣愛玉產業輔導成果 (另開視窗) 下載檔案-台灣愛玉產業輔導成果.pdf 愛玉是台灣特有的物種,生長在中央山脈海拔1200~1900米,野生的品種有超過300種品系,水保局臺北分局於106年起協助推廣愛玉紅九品系平地種植,迄今輔導方向擴及至愛玉種植技術、加工技術、行銷推廣及產品研發等四大面向,本次將帶您一同來認識愛玉及本分局輔導的成果!
Back To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