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料載入中
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logo

內文查詢 網站導覽

文字大小

縮小 放大 English 中文
:::

電子報

前瞻策略與管理
農村發展及水土保持署
豪雨重擊,災後重建之「路」- 令和6年日本能登半島地震系列報導III
期數 / 第130期
發布日期 / 2025.01.09
主筆 / 陳俊廷
責任編輯 / 陳國威、林駿恩
前言

在2024年的1月1日能登半島地震的發生,突然天搖地動之後,接連引發山崩、海嘯、火災、道路斷裂、土砂崩落及土壤液化等等一連串的災害,身在環太平洋火環帶上的日本,仰賴於平時防災應變演練及震後政府迅速調查,並針對各項災害類型實施對應之應變措施,使得此次地震後傷亡損害減至最少。

本系列報導第一期 (第100期) 介紹到令和6年能登地震的規模及震度分布,日本政府在地震發生後政府與民間的作為與動員模式,以及災情調查與因應對策等等,展現了日本政府平時在防災應變努力的成果。而半年後的系列報導第二期(第116期)對日本政府震後土砂災害調查、地震的防災措施、令和6年防災減災策略概要與堰塞湖處理及後續因應方法等進行介紹。

本期電子報將針對令和6年(2024年)地震發生後至今期間之土砂災害現象,如遭遇豪雨所引發之土砂災害事件(圖1),以及日本目前在災後復建策略之重點摘要,包含防災白皮書(防災に関してとった措置の概況令和6年度の防災に関する計画)的重建方針、重建過程遇到的問題等主題進行介紹。

圖1、洪水災區河道淤積著大量的漂流木(資料來源 :NHK,2024)。
圖1、洪水災區河道淤積著大量的漂流木(資料來源 :NHK,2024)。
豪雨重擊災區

上兩篇電子報中提及,日本政府在災後持續投入資源,全力進行救災工作。然而,能登半島的重建節奏被一場突如其來的豪雨打亂,受到降雨鋒面和第14號颱風的影響(圖2),其中熊本縣、山形縣、秋田縣和石川縣等都傳出災情。

氣象廳於9月21上午曾針對石川縣轄之輪島市、珠洲市及能登町發布最高警戒等級的「大雨特別警報」,這場大雨使石川縣的最大總降雨量超過500毫米,部分地區9月份的降雨量為常年月平均值的1.5倍甚至2倍以上(圖3),降雨量超過百年重現期規模。其中,石川縣輪島市和珠洲市的氣象站所觀測之1 小時和 3 小時降水量創下了觀測史上的最高紀錄(圖4),如此極端的降雨事件使當地防災應變措手不及,河川瞬間暴漲,導致許多住宅區淹水、道路損毀,並加劇了土砂災害,延遲了災後復原的難度。更多詳細資料詳參考資料2 參考資料3

圖2、日本能登半島9月21日豪雨氣象雲圖(資料來源:NHK,2024)
圖2、日本能登半島9月21日豪雨氣象雲圖(資料來源:NHK,2024)
圖3、部分地區降雨量為常年月平均值的1.5倍甚至2倍以上(日本氣象廳,2024)
圖3、部分地區降雨量為常年月平均值的1.5倍甚至2倍以上(日本氣象廳,2024)
圖4、本次能登半島豪雨創下了本地觀測史上的最高紀錄(日本氣象廳,2024)
圖4、本次能登半島豪雨創下了本地觀測史上的最高紀錄(日本氣象廳,2024)

據NHK報導,9月21日上午7點時雨量不大(圖5),但8點雨量逐漸增大,9點開始洪水氾濫,10點洪水蔓延開來,到了11點,河原田川已被洪水淹沒,洪水漫延至輪島市中心,淹水高度達到汽車輪胎的高度(圖6)。此外,根據輪島市中心的災害地圖顯示,三個主要受損的住宅區皆位於洪水易淹沒的地區(圖7),周圍的珠洲市也有許多住戶受到災害影響,除了淹水也造成1,744戶斷水,這些住宅區的居民受到嚴重影響,許多家庭被迫撤離,財產損失慘重,更多災害情報資料,敬請詳石川縣官網(參考資料3及4

圖5、9月21日上午7時輪島市中心影像,可見雨量尚未增強(資料來源NHK,2024)。
圖5、9月21日上午7時輪島市中心影像,可見雨量尚未增強(資料來源NHK,2024)。
圖6、9月21日上午11時輪島市中心影像,已淹至車子輪胎高度(資料來源NHK,2024)。
圖6、9月21日上午11時輪島市中心影像,已淹至車子輪胎高度(資料來源NHK,2024)。
圖7、輪島市中心的災害地圖,三個主災區皆為洪水淹沒區(資料來源NHK,2024)。
圖7、輪島市中心的災害地圖,三個主災區皆為洪水淹沒區(資料來源NHK,2024)。

依據日本內閣府12月3日「令和6年能登半島地震復旧・復興支援本部」議事資料顯示,因本次豪雨事件日本政府追加2,684億元(約新臺幣561億元)經費,用於生活重建、產業重建及災害復舊等工作,在整體能登半島地區的復舊累計金額達到了7,150億日圓(約新臺幣1,495億元)。另外,第一時間針對住宅的部分,亦提供了公營住宅、民間租賃住宅及臨時住宅等,於石川縣內之10個市町內預計將搭建6,882戶,截至113年11月30日止已搭建完成6,801戶。

地震後土砂災害現象

本次豪雨事件發生在令和6年能登半島地震後半年,由於線狀雲雨帶的降雨範圍大致與地震災區重疊,而重現期超過100年的降雨更進一步加劇了災害的危險性,故此次豪雨對震後土砂災害造成之影響特別值得關注。

根據東京海上ディーアール株式会社在2024年研究報告,依輪島市和珠洲市所代表的雨量站資料統計結果,當雨量規模為100年的重現期時,其所引起的土砂災害發生率約為10~15%,這個結果低於全國平均值,亦即表示此區域並非土砂災害高風險區。然而本次9月21日降雨規模之重現期已遠大於100年,故誘發土砂災害的機率已增加至20~35%,顯示罕見規模的降雨顯著提高了災害風險。此外,地震造成坡面土砂鬆動,且後續大雨加劇了災害。除部分地點出現重複致災現象外,地震引發土砂災害的周邊地點,本次降雨期間亦出現新的災害。以1995年阪神大地震為例,六甲山區因地震引發超過700處土砂災害,後續降雨使災害點增加至2000多處。因此地震後,即便是緩坡或溪谷地帶,在降雨影響下也有可能發生土砂災害,需要特別注意。

地震後大雨事件的土砂災害發生在哪?

此外,東京海上ディーアール株式会社也利用國土地理院於9月23日拍攝的航空照片,分析本次豪雨引發的坡面崩塌地點、土石流範圍以及堆積區域,並將結果與國土地理院的「重疊式災害地圖」進行比較,確認土砂災害地點與土砂災害警戒區域之間的位置關係。分析結果顯示,國道與縣道沿線的土砂災害地點大致與災害地圖中的土砂災害警戒區域範圍一致,但山區內的土砂災害地點則有許多未在原本劃定的「土砂災害警戒區域圖」中,如圖8標示部分;其主要原因為,土砂災害警戒區域的指定主要目的是在保護居民安全,故對遠離居住地的山區則未全面覆蓋。該会社進一步利用國土地理院的公開數據,比較本次降雨新生崩塌處與能登半島地震引發的崩塌位置,顯示出地震後坡面不安定土砂亦在之後大雨事件中發生災害擴大情形(圖9)

圖8、輪島市北部的災害地圖(左圖)與土砂災害地點(右圖)的比較(資料來源東京海上ディーアール株式会社,2024)。
圖8、輪島市北部的災害地圖(左圖)與土砂災害地點(右圖)的比較(資料來源東京海上ディーアール株式会社,2024)。
圖9、能登半島地震引發的山崩與本次大雨在同一地點或周圍發生圖(資料來源東京海上ディーアール株式会社,2024)。
圖9、能登半島地震引發的山崩與本次大雨在同一地點或周圍發生圖(資料來源東京海上ディーアール株式会社,2024)。
防災白皮書

令和6年版防災白皮書 (防災に関してとった措置の概況令和6年度の防災に関する計画),該防災白皮書是依據《災害對策基本法》(昭和36年法律第223號)第9條第2項的規定編寫,詳述該年度防災所採取的各項措施概況,以及針對未來防災所應實施的具體計畫。該法規涵蓋了防災工作中關於各類災害的預防、應變和復建等多方面的要求與措施。在附件6中,將詳細列出《災害對策基本法》對各種災害類型所制定的相關法規,包括地震、海嘯、火山爆發、水災、崩塌、地滑、土石流、豪雪及核災等災害的防範和應對規範。這些法規為各級政府和相關機構提供了具體的操作指引,旨在減少災害對社會與人民生活的衝擊,並提升災後的恢復能力與長期重建規劃(圖10)

針對日本內閣府在最新的令和6年防災白皮書,其書中包含2個特集及3部主題報告,項目函括火山、地震、自助與共助防災活動推動、防災體制、特別災害類別對策、國際防災協力、國土強韌化推進、災害對策的推進情況及防災相關計劃等,其中「特集2 令和6年能登半島地震」主要分成三個章節,在本系列報導I及II已針對前兩章進行簡述,有興趣者可見本系列報導I及II或白皮書內文,本篇主要以第三章未來防災對策展望進行簡述:

1. 令和6年能登半島地震及其災害概要
本章主要寫地震的發生情況、規模、震源地、地殼變動方向等基本資訊以及人及建物的被害狀況。

2. 令和6年能登半島地震的應對
本章節主要寫出政府初期應對(救援行動和疏散避難等)、災害發生後的政策應對還有基礎設施的受損情形及修復措施、受難者的生活和生計的支援及社區重建等。

3. 未來防災對策展望
日本政府對能登半島地震的復原與重建支援仍在進行,並強調從經驗中檢討災害應對措施的重要性。他們回顧災害應變過程中所遇到的問題,尋求解決方案,並提出有效的新技術以強化未來的應變。因此,日本政府收集並整理全國各地公共團體支援、避難所運營、物資採購與運輸等災害緊急應變的經驗,由內閣府副長官為召集人,並組織相關府省廳的高級職員,共同組成「令和6年能登半島地震に係る検証チーム」(令和6年能登半島地震相關檢証團隊)。檢證團隊將針對能登半島地震的緊急應變進行檢討,並將結果應用於災區復原與未來災害使用,該組織的重點包括地方公共團體支援、避難所運營,以及物資採購與運輸等領域。此外,檢證團隊將邀請專家共同討論,從經驗與教訓中完善制度與運作,全面提升未來的災害應變能力。

圖10、主要災害對策相關法律的類型分類整理表(內閣府,2024)
圖10、主要災害對策相關法律的類型分類整理表(內閣府,2024)
重建之「路」

能登半島地形地廣人稀,經歷地震及大雨重創後,通往村莊之道路受地震損害形成阻隔,主要道路的損毀使得村落成為孤立的「孤島」,加之道路毀損亦阻斷救災人員救災速度,使得此次救援復建工作進展緩慢(圖11)

一般財團法人經濟調查會於「災害復舊資材情報」指出,當地之瀝青廠、混凝土廠及建築公司本來就比都市地區稀少,本次災害之後,相關材料廠亦受到損害,也需要自主重建之後才能提供受災地區所需復建材料,因此更加拖緩重建工作進度。

儘管如此,重建工作仍在持續進行中,日本政府在復建初期,針對混凝土中主要的粗細骨材、爐渣及瀝青等大宗材料如有不足之處,採海上運輸的方式進行補給,但由於港埠出現地殼抬升狀況,能運作之碼頭有限。時至今日,除了受9月豪雨侵襲較嚴重之輪島市外,其他部分大致已恢復正常運作。

圖11、能登半島道路復建狀況(國土交通省,2024)。
圖11、能登半島道路復建狀況(國土交通省,2024)。
結語

能登半島地震所造成之民生、公共設施及隨之而來的土砂災害、豪雨等災害事件,突顯大規模自然災害的威脅及對社會影響。於災後日本政府迅速的應變對策和重建工作仍在持續進行,針對日本政府在防災準備、災後應變以及復原過程中的努力,不管是政府單位、私人機構或公眾所展現的防災意識與能力,在面對極端氣候與突發災難的情況下,政府與民間的協作模式,以及對災區的迅速動員,對減少災害損失發揮了重要作用,對於同處於自然災害頻繁發生的我們是相當值得學習之處。

然而在面對極端氣候與突發災難的情況下,從能登半島的災後狀況看,儘管日本的防災體系已經相當成熟,極端降雨與地震接踵而來的重大災害事件重疊的情況仍給當地復原重建帶來巨大的挑戰,特別是在土砂災害等問題上,未來對這類複合型災害的整備、應變與防災措施上需要更加重視。隨著災區復原的推進,政府與相關機構針對各類災害進一步整合經驗累積,用以改善災害應變的體系和流程,從而提升未來面對災害的防災能力,作為提供應對大規模土砂災害的寶貴參據。

參考資料
Back To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