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料載入中
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logo

內文查詢 網站導覽

文字大小

縮小 放大 English 中文
:::

電子報

前瞻策略與管理
農村發展及水土保持署
自助者天助之「God helps those who help themselves」-令和6年日本能登半島地震系列報導 Ⅰ
期數 / 第100期
發布日期 / 2024.02.22
主筆 / 黃奉琦、陳俊廷
責任編輯 / 陳國威、林駿恩

天災對人類的傷害往往難以預期,以現階段科學發展尚無法準確地預測地震發生,因此,位於環太平洋地震帶的成員,面對頻繁的地震活動與災害威脅,應更審慎思考未來的各類天然災害挑戰並積極尋求有效的防災應變因應之道。
本期電子報將展開對2024年1月1日「令和6年日本石川縣能登半島地震」追蹤報導,針對震災發生後政府與民間的作為與動員模式,災情調查與因應對策,特別是土砂災情調查與堰塞湖的因應對策、人道關懷與安置措施等,本系列將持續追蹤震災後180天與1周年受災區的防災復建措施及現況,進行後續紀實報導介紹,以借鑒他山之石,吸取此次日本令和六年地震相關防災經驗並增進我國天然災害應變作為。

圖一、環太平洋地震帶及2024.01.01地震發生地點(資料來源:USGS, https://www.usgs.gov/media/images/ring-fire)
圖一、環太平洋地震帶及2024.01.01地震發生地點(資料來源:USGS, https://www.usgs.gov/media/images/ring-fire)
圖二、2024.01.01地震發生地點(資料來源:USGS)
圖二、2024.01.01地震發生地點(資料來源:USGS)
災情概況

依據日本國土交通省災害調查資料 (截至2024年2月14日止),地震發生後及接連的餘震,共造成241人死亡、1295人輕重傷,上萬棟房屋受損 (計房屋全毀7078棟、房屋半毀8160棟)。根據土砂災害調查統計資料,運輸系統如公路、橋梁等,多為土砂崩落及土壤液化造成阻斷,其中石川縣389例、新潟縣18例,富山縣13例,共計420例,後續調查及復建工作仍持續進行。

地震規模及震度分布圖

日本當地時間4:10 p.m.發生規模7.6的地震,震央位於石川縣能登半島,深度約為16公里,於8分鐘後規模6.2餘震再次來襲,並於24小時之內發生規模大於5的餘震超過10次,造成大區域的劇烈振動且引發海嘯造成許多房屋倒塌及人員傷亡,地震規模及深度皆與臺灣921集集大地震相似。經日本氣象廳統計,鄰近震央的能登半島最大震度7級,新瀉縣中部可達到震度6+級,周圍之福井縣、石川縣、富山縣、新瀉縣震度為5+級(圖三)。

圖三、規模及震度分布圖(資料來源:日本氣象廳)
圖三、規模及震度分布圖(資料來源:日本氣象廳)
日本災害動員機制

日本位於環太平洋地震帶,其地理環境與氣候條件因素,造成天災頻繁且種類繁多,因此其災害防救技術、防災應變與災害策略亦是先驅,時常成為各國參考或學習的對象。國家災害防救整備、動員的依據為《災害對策基本法》之規定,運作方式依行政層級由上至下分別為國家(中央)、督道府縣與市町村三級(相當於臺灣的中央、縣市政府、鄉鎮區公所),其中對政府部門與民間的組織體系皆有規定。
整體而言,「中央防災會議」是日本防災體系最高樞紐。當重大災害發生時,為使災區與各災害對策部門之聯繫順暢,會成立國家級的「非常災害對策本部」(由國務大臣擔任主政)或「緊急災害對策本部」,以採取相關緊急應變措施,並於災區設置「現地災害對策本部」,其屬於災害對策本部所派出之臨時性任務編組,但是具備「國家級災害對策本部」之權限。原則上,中央層級防救體系的運作,是以防災基本計畫作為最高指導原則,由中央防災會議所制定,其他各項防災計畫均為下屬位階,並不得與其牴觸 (圖四)。
經歷幾次重大災害後,體認防減災工作要同時推動「自助、互助、公助」三面向,才能強化整體應變能力,達成降低災害效果。鼓勵聚落居民透過「互助」方式,共同制定屬於在地的防災計畫,讓社區居民依據家鄉災害的狀況與特殊性,提出在地化的應對方式。長期以來,日本災害防救體制是由內閣總理大臣、都道府縣知事和市町村長「三合一」組成的體系,並由各級防災會議與災害對策本部組成(林淑馨,2020),日本各屬級防災組織垂直運作與主要職能為平時中央防災會議會訂定各種防災計畫指導原則,當災害發生時,災區內的市町村負有緊急因應的責任,倘若受災的市町村無法因應,則向同屬都道府縣的其他市町村或都道府縣請求支援。此時,都道府縣可協調其他市町村進行援助。萬一受災市町村以及所屬都道府縣都發生援助困難或不足的情形,則由中央協調其他都道府縣或市町村給予援助,依據《災害對策基本法》規定,市町村長向上請求支援,被請求支援者,除非有正當理由否則不得拒絕(圖五)。

圖四、日本防災體系組織圖(資料來源:林淑馨,2020)
圖四、日本防災體系組織圖(資料來源:林淑馨,2020)
圖五、日本各層級的防災組織(資料來源:林淑馨,2020)
圖五、日本各層級的防災組織(資料來源:林淑馨,2020)
公私協力參與救災

在災害發生時,日本政府各單位各司其職,如消防廳負責滅火及搜救,警視廳(警政署)負責疏導人群及協尋失蹤者,自衛隊負責海上路上搜救及災區清理,厚生勞動省負責醫療救援等,國土交通省及農林水產省協調各單位進行土砂災害調查及災害緊急應變措施運作,而地方單位則結合民間組織支援協力,如NGO(指從事跨國性援助活動的非政府組織)∕NPO(指本土、草根性的非營利組織)及在地企業或者志工等等,各團體組成分為NGO∕NPO類型團體、廣播組織、救護組織、輸送組織、災害復原組織、物資組織及其他 (圖六)。
例如2019 年內閣府就與六家(NTT、KDDI、軟銀、ANA、日本航空、ION)大型民間企業簽訂災害對應聯合協定,一旦災難發生時,通訊設施、航空運輸、救災機具的調度就可以優先受到保障。據總務省消防廳的統計,地方自治體與企業締結的協力項目,以「物資」最多,高達88.9%,其次分別是「災害復原」和「輸送」為83.9%及55.6%。
以本次震災而言,日本災害醫療系統立即做出反應,協調來自全國各地的數百支緊急醫療團隊(Emergency Medical Teams,EMTs),即日本災害醫療援助隊(Disaster Medical Assistance Team,DMAT)。其中擁有2011年東日本大地震 (Great East Japan Earthquake,GEJE) 經驗的東北大學醫院加入協調應對行動,派遣一系列 DMAT,幫助輪島市醫療和公共衛生協調,項目包含傷害、非傳染性疾病、傳染病、精神健康問題、婦幼健康等問題,並推展各地災害基地醫院(Disaster Base Hospitals, DBH) 的結構和協調業務連續性進行支援,增強了國家災害醫療系統,達到醫療和公共衛生應對之有效性(圖七)。

圖六、東日本大地震發生時跨部門的協力關係圖(林淑馨,2020)
圖六、東日本大地震發生時跨部門的協力關係圖(林淑馨,2020)
圖七、2024年能登半島地震日本災害醫療系統整備應對示意圖(Shinichi Egawa等 ,2024)
圖七、2024年能登半島地震日本災害醫療系統整備應對示意圖(Shinichi Egawa等 ,2024)
TEC-FORCE 緊急災害對策派遣隊

緊急災害對策派遣隊(Technical Emergency Control Force,TEC-FORCE)是日本國土交通省成立的專業小組,主要任務為提供受災地區快速的技術援助,並協助快速評估損失,以防止二次災害發生並避免危害擴大。以大規模自然災害之地震、洪水、山體滑坡等為首要應變災害任務。TEC-FORCE主要協助地方救災流程如下:
(1) 當災害發生時,立即出動防災直升機,快速且廣泛地評估受災情況 。
(2) 根據地方政府請求,派遣情報聯絡員瞭解當地災情狀況及需求,TEC-FORCE成員和救災設備自各地派遣至災區進行支援。
(3) 進駐災區偕同地方政府組織調查大規模天然災害所造成損失與影響,並協助評估公路、橋梁及運輸道路等基礎設施受損狀況。
(4) 應用最新技術包含無人機和遠端控制重型機械支援偵查與投入緊急救災工作。
(5) 結合地方建築公司協力救災,對於受土砂、洪水、漂流木等影響地區進行道路清理和緊急排水的緊急應變措施。

圖八、 TEC-FORCE協助地方救災流程圖(資料來源:https://www.mlit.go.jp/river/bousai/pch-tec/about/pdf/general.pdf)
圖八、 TEC-FORCE協助地方救災流程圖(資料來源:https://www.mlit.go.jp/river/bousai/pch-tec/about/pdf/general.pdf)
土砂災害統計分布與作為

國土交通省砂防部自地震發生後,陸續統計各地傳出的土砂災害截至2024年2月16日,總計造成石川縣389例、新潟縣18例及富山縣13例,共計420例土砂災害 (圖九)。河道阻斷形成堰塞湖的情形,截至2024年02月06則於輪島市的河原田川、紅葉川、 寺立川、鈴谷川、金倉川及能登町的山田川,共計6條河川發生14處堰塞湖,針對這6條河川進行緊急調查並訂定因應措施,包括緊急防減工事實施和堰塞湖水位監測,並向大眾公告相關處置及應變情形(圖十、十一)。

圖九、土砂災害分布位置圖(資料來源:日本國土交通省)
圖九、土砂災害分布位置圖(資料來源:日本國土交通省)
圖十、堰塞湖分布情形及對策(1)(資料來源:日本國土交通省)
圖十、堰塞湖分布情形及對策(1)(資料來源:日本國土交通省)
圖十一、堰塞湖分布情形及對策(2)(資料來源:日本國土交通省)
圖十一、堰塞湖分布情形及對策(2)(資料來源:日本國土交通省)
土砂災害警戒值調降措施

本次地震,石川縣最大地震強度為7級,新潟縣的最大地震強度低於6級,富山縣和福井縣的最大地震強度超過5級。這些地區經歷強烈的震動,山區坡面與地表面可能比較脆弱、鬆散,故日本國土交通省認為若發生降雨,將提高山崩及土砂災害的風險。因此,為加強對該地區對土砂災害警戒,地震發生時隨即(令和6 年1 月1 日16 時10 分)調降土砂災害警戒發布標準,震度5強以上降低警戒值20%,震度6弱以上降低警戒值30%(圖十二)。

圖十二、緊急調降降雨量警戒標準(資料來源:日本國土交通省)
圖十二、緊急調降降雨量警戒標準(資料來源:日本國土交通省)
緊急建言

過去三年,能登半島週邊曾發生多次地震,2022年6月地震強度為6弱,2023年5月地震強度為6強,並造成山體滑坡阻斷道路及公共設施,河道被坍方土石堵塞。日本「全國治水砂防協會」認為本次的強烈地震是先前強震的後續,由於當地河流較多,擔心未來的餘震和暴雨將造成嚴重的二次災害,因此提出下列三點主要建議事項:
1. 公布災後坡地崩塌調查結果,透過預警系統、疏散避難及加強防護設施,減低受災地區災情擴大及其二次災害。
2. 政府應採取更有效土砂災害防治措施;因應可能誘發的暴雨及融雪,需要事前擬定土石流因應方案,並導入新興科技或新技術。
3. 啟動國家預算支援受災地區的社會和經濟活動,修復與強化基礎設施及網路,並推動災區及全國土石流等災害之防減災工作。

參考文獻

1. W. Jacquelyne and Robert I. Tilling(2014)。Understanding plate motions。USCS。Understanding plate motions [This Dynamic Earth, USGS]。
2. 林淑馨(2020)。緊急救援時期的跨部門協力:以東日本大地震為例。公共行政學報,第五十九期,P.75-79。59-3 林淑馨--緊急救援時期的跨部門協力:以東日本大地震為例.pdf (nccu.edu.tw)
3. Shinichi Egawa等 (2024)。The 2024 Noto Peninsula Earthquake and the Strategy of Medical Assistance from the Tohoku University Hospital。東北大學實驗醫學期刊,262 巻 1 号 ,P.45-49。The 2024 Noto Peninsula Earthquake and the Strategy of Medical Assistance from the Tohoku University Hospital (jst.go.jp)
4. 國土交通省緊急災害對策派遣隊(2023)。TEC-FORCE主要支援內容。2024年02月13日。TEC-FORCEの主な支援内容
5. 國土交通省(2024),「令和 6 年能登半島地震」に伴う土砂災害警戒情報発表基準の暫定的な運用について。2024年02月07日,https://www.mlit.go.jp/report/press/content/001716279.pdf
6. 全国治水砂防協会(2024)。令和6年能登半島地震による土砂災害を踏まえた緊急提言,2024年02月07日,202401teigen.pdf (sabo.or.jp)

Back To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