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料載入中
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logo

內文查詢 網站導覽

文字大小

縮小 放大 English 中文
:::

電子報

工程技術發展
農村發展及水土保持署
土木,就是你我生活品味的潮流-日本土木與水保的超魅力品牌行銷分享
期數 / 第110期
發布日期 / 2024.06.13
主筆 / 李哲宇
責任編輯 / 陳國威、林駿恩

「土木」兩字對於您來說,第一印象是什麼?是在辦公室的工程師們在絞盡腦汁的畫圖?還是在工地中的施工者揮汗如雨的勞動?
在台灣,土木相對其他行業來說並不容易讓人了解全貌,以土木領域的分支-水土保持領域為例,工作範圍通常在山上,並非所有人都能在第一時間了解水土保持是怎樣的工作,大部分人能了解的僅是到山上踏青時周遭眼見的各項防砂構造物;對許多人來說土木這份職業並非小時候工作第一志願的首選,入職門檻也有技能限制,一般人並不會第一時間把這份職業做為人生志業。

但你是否敢相信,鄰近國家的日本,土木與水保其實十分貼近庶民生活,更是整個國家發展興盛的重要關鍵,很多人嚮往與從事這份工作,積極發展相關科技、熱烈討論與共同經營這份工作的價值,甚至利用自身國家強大的行銷能力,發展出各種有趣的行銷文案推廣到全世界。
前期電子報第92期第95期介紹關於日本與台灣關於世界最夯的水保旅遊,本期電子報再擴及延伸介紹,關於日本的土木和水保工作,在普通不過的日常生活中如何發展讓人著迷的魅力品牌行銷,和世界展示各種強大的實力!

圖1、大成建設廣告-在地圖上能做的事  (資料來源: 大成建設)
圖1、大成建設廣告-在地圖上能做的事 (資料來源: 大成建設)
日本土木與水保品牌行銷-【食】方面

在日常生活中,一般人首要接觸的是「吃好」這件事。在日本關於土木類的主題餐廳琳瑯滿目,食物的主題創意更是數不完,例如東京的地圖主題餐廳收錄了超過1,500本的地理地圖,包含各項土木建設的規劃圖,對地圖有興趣的同好們聚集在此地,共同享受與討論地圖的樂趣;聞名世界的營造公司- 「熊谷組」,利用人人喜歡的軟糖作為宣傳品發送,包裝印製如建設代表作-台北101與陶朱隱園等建築,並宣傳自身參加世界組織RE100淨零工作,來分享目前公司的各項實績; 日本山形縣舉辦芋泥節,為了煮食4.2噸的芋頭火鍋,使用直徑6.5公尺鍋子進行烹煮,與當地營造公司合作,利用怪手作為鍋鏟進行料理,分送3萬份的食物給參加的民眾,當日活動順利成功。以上的事物不管是工作者或是參與者,都因共同參與而樂此不疲,可見土木品牌行銷在日本民眾的心中,是件參與度極高的事物(圖2)。

圖2、東京地圖主題咖啡廳(左上)、熊谷組軟糖宣傳品(右上)、山形縣芋泥節(下) (資料來源:X-地理系ブックカフェ空想地図、FB-Issei Kitaoka、讀賣新聞)
圖2、東京地圖主題咖啡廳(左上)、熊谷組軟糖宣傳品(右上)、山形縣芋泥節(下) (資料來源:X-地理系ブックカフェ空想地図、FB-Issei Kitaoka、讀賣新聞)

在水保品牌行銷方面,日本坊間流行「 砂防咖哩」(圖3),將香噴噴的米飯捏成 各種自然山景或防砂壩的形狀,並利用日本國民美食-咖哩,模仿土石流的流動樣態,順著米飯的輪廓向下流動充滿整個餐盤,在食物的視覺或味覺上十分吸引人。砂防咖哩可作為民眾參加水保旅行的伴手禮,或在家讓小孩對水保更加認識與寓教於樂,極富各種宣傳的成效;在日本岐阜縣飛騨市,由砂防寫真家-中田総一郎開設的砂防咖啡廳「 SABO COFEE」(圖4),利用當地豐富營養的火山土壤種植咖啡樹,並烘焙成順口的咖啡「 砂防咖啡」。並使用老闆日常拍攝當地立山山脈的各種自然景觀與當地水保防砂工程的精彩照片,作為咖啡包裝,以行動砂防咖啡車 咖啡廳進行販售,最後將販售的收入回饋於當地的水保工作中,目前咖啡廳在日本國內具有一定知名度。以上兩個案例可以看到,水保砂防工程不僅是個工作,更是在力求保護安全之虞可發揮各項大眾創意的有趣主題!

圖3、防砂壩咖哩、土石流咖哩 (資料來源: 飛騨市役所、FB-富山カレー倶楽部、Rico NO Yama)
圖3、防砂壩咖哩、土石流咖哩 (資料來源: 飛騨市役所、FB-富山カレー倶楽部、Rico NO Yama)
圖4、行動砂防咖啡廳(左上)、砂防咖啡(右上)、砂防咖啡廳(下) (資料來源: 日本砂防コーヒー協会、FB-Masahiko Nagase、岩見香織、Eiji Oida)
圖4、行動砂防咖啡廳(左上)、砂防咖啡(右上)、砂防咖啡廳(下) (資料來源: 日本砂防コーヒー協会、FB-Masahiko Nagase、岩見香織、Eiji Oida)
日本土木與水保品牌行銷-【衣】方面

衣服對於土木工作者來說,最重要的是服裝的整齊與避免受傷的需求。土木行業的工作服過去為了滿足上述兩者條件,經常需要制式化的製作,但未必每個員工都能接受。目前各種年輕化且符合上述條件的工作服,讓工作者在現場除了能夠展現公司專業與保護自身安全外,也不再只有工作才能穿,而是讓人天天將其舒服的穿在身上,提升對工作的認同感與拉近和大眾的距離感(圖5)。

圖5、土木現代工作服 (資料來源: 中塚被服、バートル)
圖5、土木現代工作服 (資料來源: 中塚被服、バートル)

從大眾可以購買的周邊商品來看,在日本經常推出土木相關的主題活動,例如2023年推出的「日本水壩大賞」,相關周邊推出富有設計感且包含水壩元素的潮T,吸引一般人關注與參加活動;日本土木寫真部為了讓人愛上土木,推出象徵標語的衣服,在各項活動中展示,讓一般人更能認識土木工程的魅力; 工程機械大廠-CAT將早期提供給工作者穿的工作靴,不斷地進行機能與造型改良,目前已成為全球各大百貨公司吸睛的潮鞋品牌,外表新穎且兼具品質保證與潮流品牌的魅力,每次讓人想停下腳步試穿購買。上述的例子可看到,在時代的演變下,各行各業工作者或一般大眾,藉由土木工作經驗的回饋,衣服配件不在只是土木工作自身專屬,各項衣著已成為炙手可熱的大眾潮牌商品(圖6)。

圖6、一般大眾能購買的土木衣著潮牌 (資料來源: マニアパレル【公式】、土木寫真部、CAT)
圖6、一般大眾能購買的土木衣著潮牌 (資料來源: マニアパレル【公式】、土木寫真部、CAT)
日本土木與水保品牌行銷-【住】、【行】方面

土木工作的初衷,就是讓一般人因各項土木設施而能夠安居樂業且享受社會的進步。例如過去電子報第99期,介紹最新科技-3D列印如何投入工程的實例分享,為了解決邁入少子化的國家如何應對人力與民眾安全需求,發展先進科技以求社會進步的技術;又如電子報第83期第87期,介紹日本在ICT施工技術大躍進的各項科技發展,先進的工程機械、感測技術與施工機器人,均在過去工程經驗的回饋下快速發展,逐步成為人類未來到月球大興土木建設探索宇宙的基礎,更是未來一般大眾日常生活科技的重要設計參考。上述兩個案例可看到,為了一般大眾發展的各項科技與技術,十足撼動整個社會的進步,日本也成為世界知名與爭先合作的夥伴。相關詳細成果可參考以上電子報連結(圖7)。

圖7、電子報第83、87、99期-3D列印與ICT施工技術主題 (資料來源:農村水保署技術研究發展平台)
圖7、電子報第83、87、99期-3D列印與ICT施工技術主題 (資料來源:農村水保署技術研究發展平台)
日本土木與水保品牌行銷-【育】方面
圖書項目

土木技術知識的傳播,常藉由前人將過去的經驗彙整成精華,寫成書冊讓人廣泛瞭解。但過去以專業學理為重要標的撰寫方式,經常未思考如何呈現才能吸引讀者願意花時間觀看,其受眾侷限於考試與專業工作者。在行銷大國的日本,很多書冊一改過去教科書的撰寫方式,改以現代次文化的方式進行撰寫,讓人可從封面開始,即被吸引觀看其有趣書名與介紹,並藉由豐富的編排敘事方式,讓土木知識不再是硬梆梆的理論,而是讓人靜心細品的知識收藏書(圖8)。

圖8、土木與水保各種貼近大眾次文化的書冊 (資料來源:日本樂天、日本土木工程學會、BOOTH、公益社團法人砂防學會)
圖8、土木與水保各種貼近大眾次文化的書冊 (資料來源:日本樂天、日本土木工程學會、BOOTH、公益社團法人砂防學會)
資訊宣傳項目

土木相較其他工作來說,對一般大眾負有社會進步、生命安全保障的責任,經常需透過各項管道,跟民眾說明或通知,但往往因責任導向而平台朝向保守與制式化呈現,不易引起民眾關注。日本各界發現了這個問題,因此近年朝向推出各種附有想像空間設計的宣傳平台,讓一般大眾更能接受災害情報資訊的呈現。

例如以動畫-新世紀福音戰士為設計風格的防災APP- 特務機関NERV (圖9),打破傳統制式的災害儀表板,使用年輕帥氣與動畫故事關聯的災害情資呈現方式,吸引大眾下載,並在災害當下能快速出現避難資訊,在日本頗受歡迎;日本天地人公司以日本最愛的「宇宙」為主題,將過去衛星資料判斷用水管線資訊的技術進行加以包裝,成立「宇宙水道局」(圖9)。除了浮誇的機關名稱外,更精進自我的相關技術,目前可整合世界500顆衛星的資訊,展示地表溫度、海拔、土地利用等4000多種資料,吸引眾多使用者關心了解,日本各地區政府機關也因其創意與專業,紛紛提出合作邀請,目前知名度極高。

圖9、土木各項超人氣資訊宣傳平台 (資料來源: Gehirn Inc、Gehirn Inc)
圖9、土木各項超人氣資訊宣傳平台 (資料來源: Gehirn Inc、Gehirn Inc)
教育與民眾參與項目

電子報開頭提到,土木防災的工作參與,具一定的技能門檻,並非人人都能第一時間參與。但你能相信日本從國小開始,就有學童願意參投入相關工作嗎?
日本茨城縣的國中1年級生鈴木泉輝,在「第67回宇宙科学技術連合発表会」,發表關於使用水準儀與日本國產衛星定位技術CLAS的比較研究(圖10),初衷是為了給家鄉的奶奶擁有更準確的水災避難地圖,因此從小六開始與朋友在家鄉就熱忱進行研究,並受到各界學者的幫忙,完成發表此篇研究;在「日本地理学会2024年春季学術大会」,更有日本各大高中的學生,發表了一系列關於防災實務的高水準研究(圖10),其中一篇為利用UAV製作森林的土砂災害潛勢區域之3D點雲,與衛星影像結合進行GIS判釋,最後3D列印出地形模型,提供更多人瞭解當地可能發生何種災害的研究發表。由上述案例可看到,從國小到高中各學齡孩童親身完成的作品,並非需要世界級的創新成果也能對社會有貢獻,可引發對於土木防災行業的興趣與瞭解,成為未來土木工作持續進步與青年積極參與的重要教育。

圖10、日本國小到高中各項精彩的土木與水保實務研究 (資料來源: 第67回宇宙科学技術連合発表会、 日本地理学会2024年春季学術大会)
圖10、日本國小到高中各項精彩的土木與水保實務研究 (資料來源: 第67回宇宙科学技術連合発表会、 日本地理学会2024年春季学術大会)

另外關於一般大眾參與的部分,日本政府稅務機關推出「故鄉稅」(圖11),可讓民眾以捐款的方式對於故鄉稅平台指定的家鄉進行振興活動參與,除了可以抵稅外,更可獲得活動完成後的禮品或實際的活動參與權利,例如動畫電影「狼的孩子雨與雪」故事原型-富山縣上市町的森林,目前需要各項森林工程與原生樹苗的投入,專案打造故事主角狼孩生活的自然森林環境為主題,吸引全國喜愛森林的民眾進行捐款參與,並實際參加植樹活動,讓該地區進入友善環境的循環制度中。另外像日本伊吹山的崩塌治理工作、世界遺產「白神山地」的水保防災工作,與傳統農村燒耕技術的文化保存等,各項豐富具意義的活動,提供民眾簡單即可參與對於自己家鄉的建設工作。

圖11、日本「故鄉稅」制度 (資料來源: Gehirn Inc)
圖11、日本「故鄉稅」制度 (資料來源: Gehirn Inc)
日本土木與水保品牌行銷-【樂】方面

一個產業能夠讓人暢所欲言的討論與蓬勃興盛的發展,必從讓人擁有熱忱、有興趣的心開始。在行銷大國的日本,土木界在工作的過程中延伸出音樂、漫畫、動畫、遊戲、偶像劇、攝影等各種次文化(圖12),甚至藝術即從很早期到現在就持續發展。

例如山形縣建設業協会推出工程建設日常的J-POP饒舌歌曲-「 DOBOKUのススメ 」、佐賀縣政府與土木学会魅力ある土木の世界発信小委員会推出流行的土木冒險生存漫畫-「終末マチづくり〜ボクらの土木×建築〜」、公益法人砂防學會推出世界遺產主題動畫-「立山砂防・土砂との闘い」、歌山縣政府推出土砂災害RPG解謎遊戲-「 命を守るハザードマップ」、朝日電視台推出由木村拓哉主演,現在風靡日本的土木建設偶像劇「 Believe 君にかける橋」、富士電視台推出由山下智久主演,演出關於國土交通省氣象廳SDM(特別災害對策總部)面臨天然災害時如何應對,最新劇情為土石流防災與救援的防災偶像劇「 BLUE MOMENT 」(影1),與各土木協會經常舉辦 土木工程攝影比賽 土木工程風景專書等創作(圖13)。

另外讓筆者驚豔的有兩個案例,第一個案例是公益法人砂防學會收藏的 防砂壩繪畫作品-「東春」(圖14),可從畫中左下角看到愛知縣瀨戶市一里塚町在142年前完成的防砂壩工程,對比如何從治理前光禿禿的山坡變成現在綠意茂盛、安居樂業的山村風景;第二個案例是營造公司-大成建設為了廣納更多海內外優秀的土木人才,請來現今世界最有名的動畫作家-新海誠執筆製作超高畫質的系列動畫短片(影2),利用超唯美畫風介紹關於大成建設在世界各地的重大工程建設實績,以及各大優秀工程作品下,每個優秀的工作者如何在人生故事裡勇往向前,於世界地圖上建造出一個個讓人可以安居樂業、社會進步的雄偉奇觀,當時短片推出時受到各界熱烈討論,引起一般民眾對於土木建設的興趣,影片在世界各地廣為流傳,儼然成為目前世界最成功的土木建設動畫短片。

圖12、土木與水保在音樂、漫畫、動畫、遊戲、攝影的各種次文化 (資料來源: 山形縣建設業協会、佐賀縣政府、公益法人砂防學會、和歌山縣政府、FB-日本の土木再発見、Mie Mikami、九州地域づくり協会	)
圖12、土木與水保在音樂、漫畫、動畫、遊戲、攝影的各種次文化 (資料來源: 山形縣建設業協会、佐賀縣政府、公益法人砂防學會、和歌山縣政府、FB-日本の土木再発見、Mie Mikami、九州地域づくり協会 )
圖13、土木與水保相關建設與防災偶像劇 (資料來源: 朝日電視台、富士電視台)
圖13、土木與水保相關建設與防災偶像劇 (資料來源: 朝日電視台、富士電視台)
影1、防災偶像劇-BLUE MOMENT (資料來源: KKTV線上看)
圖14、防砂壩繪畫作品「東春」呈現愛知縣瀨戶市一里塚町142年前防砂壩工程,對比區域治理前後的地貌變遷 (資料來源: 公益法人砂防學會、Google map)
圖14、防砂壩繪畫作品「東春」呈現愛知縣瀨戶市一里塚町142年前防砂壩工程,對比區域治理前後的地貌變遷 (資料來源: 公益法人砂防學會、Google map)
影2、大成建設與動畫作家新海誠合作推出土木建設系列動畫短片

除了上述眾多次文化作品外,日本國土交通省因應現代人對於旅行著重在體驗的喜好,針對日本國內重大土木建設規劃大型旅遊專案-「基礎設施旅遊(インフラツーリズムポータルサイトについ)」(圖15),讓土木工程不在只限於地圖角落中發揮穩定社會基礎運作的功能,更是讓一般大眾親身到現場看到、瞭解與體驗土木工程與周遭環境的奧妙,增加各大建設對於民眾自我的幫助認識與認同感;水保領域機關亦以國土交通省政策為基礎,推出「 動態SABO(ダイナミックSABOプロジェクト)」(圖15),利用日本各地歷史悠久的水保防砂景點,推出一系列的旅遊規劃與設施風景再造讓到山上踏青的民眾除欣賞自然景觀外,更可以深入參觀防砂設施與瞭解當地的人文和美景,藉以振興曾受土砂災害之苦的地區,引起大家對於防砂設施運作維護的關注。甚至還有衍伸「砂防露營」的活動讓人體驗每個地區的水保工作,嘗試國家最新的防砂科技,並感受當地自然的大地舞動。詳細介紹可參考電子報第92期第95期,有相關在日本超夯的水保景點之詳細介紹。

圖15、日本國土交通省土木與水保的旅遊專案 (資料來源: 日本國土交通省、公益法人砂防學會)
圖15、日本國土交通省土木與水保的旅遊專案 (資料來源: 日本國土交通省、公益法人砂防學會)
圖16、砂防露營活動(資料來源: 日本國土交通省)
圖16、砂防露營活動(資料來源: 日本國土交通省)
身在現代資訊發達的你我,一起愛上土木這份工作吧!

本期電子報從日常生活中介紹了關於土木與水保行業在食衣住行育樂各面向的行銷創意發展,看到這裡的你,是否因此有更多想瞭解的興趣與想像的空間?

「土木」兩字起源於日本古代參考中國西漢書籍-【淮南子】第十三篇的【氾論訓】,引用內容為「古者民澤處複穴,冬日則不勝霜雪霧露,夏日則不勝暑蟄蚊虻。聖人乃作,為之 築土構木,以為宮室,上棟下宇,以蔽風雨,以避寒暑,而百姓安之。」日本以此為精神標的,在日本歷史各時期的土木建設,以民眾生活安定、安居樂業為基礎目標,不斷的精進自我、扎實基礎,在世界歷史上各項重大工程立足,並反行銷「土木」兩字縱橫亞洲各地進行使用,大肆宣傳其建設技術能力的強大。

在這些強大的技術經驗與行銷能力背後,就是希望讓一般民眾能夠瞭解土木業對於社會的幫助,也讓投入實務的土木工作者引起其工作熱忱與瞭解自身為甚麼而做。尤其在資訊發達的現代,你我更可以接觸掌握這些資訊,盡情享受這些前人的用心努力,發揮熱忱、充實自我穩固基礎,為下一世代的大眾創造福祉。行動吧!就缺閱讀本篇的你我發揮創意,共同創造這個有趣的世界!

圖17、日本十一月十八日訂定為「土木日」 (資料來源: 日本土木學會)
圖17、日本十一月十八日訂定為「土木日」 (資料來源: 日本土木學會)
Back To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