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料載入中
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logo

內文查詢 網站導覽

文字大小

縮小 放大 English 中文
:::

電子報

新興科技應用
農村發展及水土保持署
透過衛星影像測量河川流量?FluViSat專案的創新技術及應用探討
期數 / 第74期
發布日期 / 2023.05.11
主筆 / 林宥伯
責任編輯 / 高百毅、詹婉妤、陳振宇

地球水文圈包含了各種水體與型態,其中降雨型態所產生的地表逕流,以及河川水系、流量的變化,不僅在水文循環中有著重要的聯結角色,也會引致不同的土砂災害類型與規模。因此在不同領域中,例如海洋學、水文學、氣候變遷與防災管理等研究應用上,如何善用大範圍、長期收集、光學或微波跨類型感測器的遙測資料,不僅是研究重要基礎,更可藉由不斷進步的觀測技術,獲得更高解析度的資料成果,藉以因應氣候變遷所帶來的影響與對策之擬定。

本期電子報將分享目前對於觀測水體的面積、流速、水深等遙測技術運用(如圖1), 探討不同情境下的案例的應用與可能性。

圖1、衛星觀測地球水體概念圖。來源:Bing & DALL·E繪製
圖1、衛星觀測地球水體概念圖。來源:Bing & DALL·E繪製
FluViSat專案-高解析衛星應用

測量河川流量在水資源管理中,是關鍵的一環,以往所使用的測量方式,包括現場人工操作,或者在重要地區架設接觸式、非接觸式等觀測儀器。但觀測網的架設與覆蓋程度,往往跟不上大範圍自然現象的變化,以及氣候變遷影響的腳步。而衛星遙測技術所帶來的大尺度觀測能力、逐漸提高觀測的時間頻率與影像解析度、全球坐標定位及不同類型感測器的資料融合,使得水體遙測的解析度及廣度日益提升。

在歐洲太空總署EO4Society計畫補助下,英國生態與水文中心(UK Centre for Ecology & Hydrology, UKCEH)、盧森堡的RSS-Hydro空間資訊服務商、澳洲昆士蘭州政府等單位一同合作,啟動了FluViSat專案,進行概念驗證研究,應用Planet公司的SkySat高解析衛星圖像進行水體表面流速測量(如圖2)。

圖2、贊比西河(The Zambezi River)表面流速成果。來源:UKCEH。
圖2、贊比西河(The Zambezi River)表面流速成果。來源:UKCEH。

目前的SkySat衛星組,其龐大的成像衛星群共有21顆,SkySat-1和SkySat-2被稱為A代和B代,其他19顆衛星被稱為現代化的C代衛星(如圖3、4)。藉由新發射衛星的400km軌道高度,搭配SkySat 3-15號既有軌道,從500km調整到450km,使得成果達到單一位置、每天最大可能拍攝數到達12次,最高解析度達50cm,這些資料的強化,也提高了對FluViSat專案的幫助。

圖3、SkySat衛星示意圖(約100kg)。來源:www.eoportal.org
圖3、SkySat衛星示意圖(約100kg)。來源:www.eoportal.org
圖4、Planet的工作人員展示SkySat衛星。來源:breakingdefense.com
圖4、Planet的工作人員展示SkySat衛星。來源:breakingdefense.com

FluViSat概念結合了幾項重大進步,其中包括使用特徵追蹤,計算出水體的表面流速(如圖5) ;藉由更高解析度的影像輔助,能應用於更小寬度的河道或支流上;單一地點、每天更高的拍攝次數,有助於時間解析度的提升等,更使其有別於許多其他基於衛星的溪流和洪水測繪專案。

圖5、解析水面不同特徵的改變與追蹤。來源:UKCEH。
圖5、解析水面不同特徵的改變與追蹤。來源:UKCEH。

實驗數據完成後,為了測試FluViSat的準確性,該專案於英國、澳洲及歐洲選取了多個驗證點,結合現地觀測與異質資料進行比較。藉由對衛星圖片與影片的時間進行同步,搭配低空無人機影片,以及都卜勒流剖儀( Acoustic Doppler Current Profiler,簡稱ADCP )等資料進行對比(如圖6),最終得到的表面流速及流量的準確性令人振奮,而研究人員也持續對流程進行優化。不久的未來,這些現地資料不僅能作為驗證,更能搭配遙測資料,提供地表模型與水文數值模擬之參數使用。

圖6、蘿拉瀑布(Falls of Lora site)的資料驗證示意圖。來源:UKCEH
圖6、蘿拉瀑布(Falls of Lora site)的資料驗證示意圖。來源:UKCEH
UKCEH:Measuring river flow from space - overview of FluViSat
衛星測深技術- Satellite derived bathymetry,SDB

除了表面特徵追蹤的速度反算,與不同感測資料所量測的水體面積外,流量計算中的水位深度也是一個重要的參數。除了防災常見的觀測技術外,衛星測深技術已普遍用於海洋研究領域,臺灣四面環海,將可用於海圖或近岸水下地形依循的深度基準,其重要性與研究成果豐富,或許能成為陸地水體觀測、防災應用上的參考對象。比如中央大學曾國欣副教授及團隊,應用ICESat-2衛星綠光光達測深、現地空載光達驗證、Sentinel-2衛星多光譜反演深度等分析比較,可得到C級左右(海圖信任區類別 category zone of confidence,CATZOC。如表1)的海圖成果(如圖、7~8)。

表1、信任區類別評估表。來源:國土測繪與空間資訊 第十卷第一期。
表1、信任區類別評估表。來源:國土測繪與空間資訊 第十卷第一期。
圖7、東沙環礁水底地形。來源:曾國欣、科技部。
圖7、東沙環礁水底地形。來源:曾國欣、科技部。
圖8、福衛五號衛星於2018年3月2日所攝得東沙環礁影像。來源:國家太空中心。
圖8、福衛五號衛星於2018年3月2日所攝得東沙環礁影像。來源:國家太空中心。

除了衛星綠光光達與光學反演外,國外研究回顧中,也提到應用雷達特性,結合量測海面散射訊號與海面高度資料,將能夠估算淺海或特定區域的海底地形(Ashphaq, M., Srivastava, P. K., & Mitra, D. 2021)。即便研究上已有不錯的成果,這些SDB衛星測深技術也同時存在應用限制,比如多光譜衛星SDB應用上,影像圖元的光譜波段處理(如圖9)、反射比率的選定、較適合水質清澈區及水深小於30m範圍等限制(史天元,2015)。

圖9、影像光譜解析。來源:史天元。
圖9、影像光譜解析。來源:史天元。

遙測技術就如同影像辨識技術的延伸,加上了行星等級的大尺度優勢,從特徵萃取與追蹤,到光譜與測距應用,廣域且非接觸的特性,使得許多現場人員難以抵達且危險、難以觀測的地區,可藉由衛星觀測視角與技術,去蒐集廣域且長期的觀測資料,也同時藉由地表現場數據的輔助、融合與驗證,提升成果的準確度。

隨著非接觸式量測架構的持續發展,觀測技術與器材逐漸輕量化、小型化,未來這些技術都有機會轉化成現地調查人員手中的工具,防災並不是默默等待災害到來,而是藉由平時的經驗與資料的累積,轉化為未來防災決策基礎與利器。

相關連結
Back To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