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料載入中
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logo

內文查詢 網站導覽

文字大小

縮小 放大 English 中文
:::

電子報

工程技術發展
農村發展及水土保持署
生產氣泡水來固碳?最具潛力的溫室氣體淨零排放方案-DAC
期數 / 第27期
發布日期 / 2021.10.21
主筆 / 莊承穎
責任編輯 / 陳振宇

根據國際能源署 (International Energy Agency) 的數據,2020年全球二氧化碳 (CO2) 排放總量為339億噸。Blunden and Arndt (2019)指出全球大氣CO2濃度從工業革命前280 ppm已成長到2018年的407 ppm,比人類歷史上任何時候都高。同時,過去十年觀察到的CO2濃度增長率,約比自然增長率快100倍,導致增強的溫室效應大大提高了全球平均溫度,進而影響氣候、生態和社會系統。這種氣候變遷不可逆的絕望感,不免令人將整個情況往壞的地方想 (⊙_⊙;),淨零排碳等問題也再次的浮出檯面被大家所討論。因此,各國正陸續研擬各式解決方案 (圖1),期望在確保能源需求的同時,能顯著且持續的減少進入大氣的CO2淨流量 (Williams et al., 2021),並將人為變暖限制在1.5 ~ 2°C。

圖1、美國淨零排放的8個行動方案 (SDSNUN)。
圖1、美國淨零排放的8個行動方案 (SDSNUN)。
淨零排放的選項

樹木和植被不是淨零排放 (Negative emissions technologies, NETs) 的唯一形式 (Tapia, 2021),如圖2所示 ,還能透過生物炭、基於生物能的碳捕獲和儲存 (Bioenergy with carbon capture and storage, BECCS)、藍碳 (Blue carbon) 棲息地的復育、使用生質材料、鹼化雲或海洋、直接空氣捕獲 (Direct air capture, DAC)、提高海洋生產力、增強風化及土壤碳固存等方法皆能吸收CO2。

其中,BECCS能以最低的成本吸收大量 CO2,被廣泛視為負排放技術。其透過燃燒生物質獲得電力,再將產生的CO2隔離到地下。生物質於成長時已使CO2離開大氣層,同時對發電廠進行碳捕捉及儲存 (carbon capture and storage, CCS),而產生「雙重收益」以實現凈負排放。反之,DAC為淨零方法中最有潛力的一種方法,但其為昂貴且耗能的負排放技術 (Fuss et al., 2014)。

圖2、Explainer: 10 ways "negative emissions" could slow climate change (Carbonbrief)。
圖2、Explainer: 10 ways "negative emissions" could slow climate change (Carbonbrief)。
世界最大的直接空氣捕獲 (DAC) 工廠/碳酸水製造機

世界最大DAC工廠於2021年9月8日開始運行。瑞士初創公司Climeworks AG與冰島碳儲存公司Carbfix合作,透過附近地熱發電廠提供的乾淨能源動力,開發一座每年可吸收4,000噸CO2的DAC工廠 (圖3),其捕獲能力相當於790輛汽車一年的排放量。

圖3、世界最大的碳捕捉和轉化工廠「Orca」(carbfix)。
圖3、世界最大的碳捕捉和轉化工廠「Orca」(carbfix)。
Carbfix碳捕捉原理 (Snæbjörnsdóttir et al., 2020)

要使Carbfix發揮作用,需要滿足三個要求:有利於固碳的岩層、水和CO2 (圖4)。
Carbfix模仿自然界固碳行為並加速這些自然過程,將CO2溶解在水中,使其變成一種『碳酸水/氣泡水 (sparkling water)』,並注入地下與活性岩層 (石灰層) 作用,形成穩定的礦物,提供永久和安全的碳匯。

Carbfix反應化學式
Carbfix反應化學式

氣泡水是酸性的,溶入水的碳越多酸性越強,更容易與地下岩層發生反應,並將鈣、鎂和鐵等可用的礦物質釋放。隨著大約2年的自然轉化過程,這些金屬元素與溶解的CO2結合在一起形成碳酸鹽填充岩層內的空隙,最後形成碳酸鹽礦物以達到碳固化的目的。

圖4、Climeworks' new large-scale direct air capture and storage plant (Climework)。
圖4、Climeworks' new large-scale direct air capture and storage plant (Climework)。

此外,注入的氣泡水在地質構造中之密度比周圍的水大,能更容易滲入高度斷裂和多孔地層中相互連接的裂縫和空隙。這相較於傳統依賴『蓋岩』來防止氣態CO2洩漏的碳捕獲和儲存方法更為安定。接著Carbfix透過取樣附近的油井中的示蹤劑證實CO2的成功礦化,進而評估CO2品質及量化其礦化程度。而這些碳酸鹽能至少穩定數千年,被視為永久儲存。

然而,DAC仍然是一項新興且成本高昂的技術,但隨著環保意識的抬頭,在減少碳足跡的目標下,更多的機構投入資金以降低DAC研發成本。根據國際能源機構的數據,目前全球有15家DAC工廠,每年捕獲超過9000噸CO2。而目前美國西方石油公司 (Occidental Petroleum Corp.) 正在開發史上規模最大的DAC設施,將在2022年開始每年從德克薩斯州油田捕集100萬噸CO2!

台灣版碳捕捉篇

相較於DAC,工研院綠能與環境研究所的團隊,在經濟部能源局補助計畫的支持,研發了新型鈣迴路技術以捕獲工業廢氣中CO2,此技術已於台泥花蓮和平水泥廠實地建置,為規模最大的鈣迴路試驗廠。透過氧化鈣作為吸收劑,從排放源頭直接捕捉CO2形成碳酸鈣,再經高溫分解為氧化鈣與高純度CO2,最後將氧化鈣作為生產水泥的原料回送水泥廠。此技術每小時可捕獲1公噸的CO2,達成工廠零排放,榮獲全球百大科技研發獎(R&D 100 Awards)。

鈣迴路捕獲的高純度CO2透過工研院研發約2公尺高的半透明柱狀光合反應器 (圖5) 進行微藻培養。經過工研院對「戶外微藻固碳系統」及「高單價微藻培養」2個題目進行研究,1公斤微藻能吸收1.83公斤CO2,利用效率約為樹木的300倍。這些藻類不但能有效吸收水泥廠的CO2,又可將藻類的蝦紅素、DHA商品化、創造其後續產值 (圖6)!

圖5、台泥戶外藻類固碳系統 (台泥)
圖5、台泥戶外藻類固碳系統 (台泥)
圖6、台泥碳捕捉流程示意圖 (台泥)
圖6、台泥碳捕捉流程示意圖 (台泥)
淨零排放相關網站
參考資料

Blunden, J., & Arndt, D. S. (2019). State of the Climate in 2018. Bulletin of the American Meteorological Society, 100(9), Si-S306.
Brander, M., Ascui, F., Scott, V., & Tett, S. (2021). Carbon accounting for negative emissions technologies. Climate Policy, 21(5), 699-717.
Fuss, S., Canadell, J. G., Peters, G. P., Tavoni, M., Andrew, R. M., Ciais, P., & Yamagata, Y. (2014). Betting on negative emissions. Nature climate change, 4(10), 850-853.
Otto, D., Thoni, T., Wittstock, F., & Beck, S. Exploring narratives on Negative Emissions Technologies in the post-Paris era. Frontiers in Climate, 103.
Snæbjörnsdóttir, S. Ó., Sigfússon, B., Marieni, C., Goldberg, D., Gislason, S. R., & Oelkers, E. H. (2020). Carbon dioxide storage through mineral carbonation. Nature Reviews Earth & Environment, 1(2), 90-102.
Tapia, J. F. D. (2021). Evaluating negative emissions technologies using neutrosophic data envelopment analysis. Journal of Cleaner Production, 286, 125494.
United Nations Framework Convention on Climate Change. Report of the conference of the Parties on its twenty-first session, held in Paris from 30 November to 13 December 2015 (UNFCCC, 2016).
Williams, J. H., Jones, R. A., Haley, B., Kwok, G., Hargreaves, J., Farbes, J., & Torn, M. S. (2021). Carbon‐neutral pathways for the United States. AGU Advances, 2(1), e2020AV000284.

Back To Top